第八五六章 战略-《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3)页

    “所以,要未雨绸缪,避免在开战时国朝有了粮食危机,从而影响到战局。”

    打战从来就不单纯的是打军卒的勇猛,甚至也不是只靠军备。导致战争的结果有很多种,粮食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就如国朝对西夏的战事,真正取胜的原因,是西夏到了绝境。

    “官家,四皇子的那只队伍,是否可以作为偏师使用?”

    章惇这样问,一是基于当初对西夏作战,偏师其了相当大的作用。

    二是因为,据奏报,如今四皇子的那只队伍,已经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登州海域。

    也就是说,只要战事开始,四皇子的队伍,完全可以北上,从北辽的苏州、开州,甚至莱州、锦州一带登陆,对北辽中京和南京形成包夹之势。

    同时,国朝可以从原西夏黑山、黑水镇军司治所,也遣一支偏师,从西向东作战。

    如此一来,对北辽就可以重演平灭西夏的战局。

    “那一支队伍,牵制北辽的部分兵力或许有用,若承担偏师的作用,恐怕不堪。”

    “即便是海军北上作战,也未必能奏效。”

    “诸位阁老应该知道,北方作战有季节性的因素,气候原因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旦与北辽开战,不是短时间能结束的,只要北辽能抗住海军一定时间内的无法登陆,海军登陆战将再无威胁。”

    “关键是,国朝之于北辽骑兵的优势,还是在战车上,而由于战车本身重量的原因,海船很难转运足够用的战车。那么,海军陆战队上岸以后,根本无法正面对抗北辽骑兵。”

    要说从西北遣一支队伍,由战车的优势,或许还有用,从海上,就步卒对骑兵的劣势,赵曦根本不考虑。

    可国朝的首要战略目标是收复燕云,没必要从西北派一支偏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