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六章 战略-《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吉甫,海军护航是否针对海商的成本和收益做过核算?”

    阁老院跟内阁的沟通,赵曦是知道的。经过在工坊城拟定了未来对辽作战的策略,全盘的计划也该着提上议事日程了。

    “官家,海商的利润点,第一是互通有无,甚至可以用奇货可居来判定。”

    “第二点就是运量的问题。海运有风险是一方面,关键还是海船运货量大,才能确保海商的利润。”

    都不用借海军护航的数据,吕惠卿就很清楚海商是怎样回事。

    “如果漕运衙门涉足海运,并且以贩运粮食为主是否可行?”

    这是赵曦需要确定的,这是关键。

    “官家,据海商传回来的信息,以及这次海军护航所探知的,在占城、真腊、三佛齐等小国,粮食是随意丢弃,随便丢点麻布,就能收到成堆成堆的粮食。”

    “对于南部那些小国而言,根本不考虑粮食储存,随意丢在土里的种子,有两三个月,就都成了粮食……”

    吕惠卿虽然说的夸张,也确实是这样。

    南亚的气候,决定了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喂饱肚子的问题。

    “既然如此,着令范子渊主导营造商船吧…~”

    赵曦看了看诸位内阁,见没有人有反对的意图……

    “对于海运,朝廷暂不考虑组建国营的海运商社,也不会与民争利。”

    “不管是海运繁华,还是产业发达,对于朝廷而言,重要的是税入。”

    “至于为什么营造商船,想必大家也明白。朝廷必须确保国朝粮食稳定,这是一个王朝的根本。”

    “既然朝廷有了收复燕云的准备,就要全盘的考虑。虽然那个逆子还算识大体,重大局,但朕敢保证,一旦国朝与北辽开战,安南不会容忍朗颂和高邦一带继续被外来势力控制。”

    “这一点,朝廷必须的考虑到。一旦战事开始,安南即便是想持续这部分粮食出口的利润,战乱也会将交易叫停了。”

    “战事,国朝重心在战局上,而国朝内政同样不可放松。朕不敢确定,到时候粮食会不会出现危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