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四六章 区别对待(感谢盟主财叔宁打赏,今日第三更)-《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3)页

    王安石也能感觉到官家的杀意,但他是相信官家是真的金口玉言,不会更改前令。又有因为对西夏安置的诸多想法,多是他王安石的建言。所以,见富弼不开声,他就奏请了。

    “暂且搁置吧······”

    “官家······”

    “王阁老,稍安勿躁。朕并非要改变初衷,让前方大军做杀戮之事。只是,朝廷还是想当然了,以为有青塘吐蕃的前事,兴庆府会借鉴,在大局势下,会选择妥协。”

    “事实上,这两者是不同的。青塘吐蕃,虽然是一方势力,不如说是一个部落,他们不存在分歧,或者是分歧很小。整个吐蕃的高层,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他们部落所有子民死活的。”

    “而西夏不同。西夏的体制决定了他们高层之间存在纠葛,这就导致即便是妥协,也存在各方势力追求利益大小的问题。”

    “由于前期各路大军的攻势不同,战斗烈度不同,也就造成了西夏各方势力损失的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诉求。”

    “实力决定话语权。从兴庆府遣使的情况看,估计是那些损失不太大的势力占据了兴庆府的话语权,也就有了幻想。”

    赵曦觉得这应该差不多就是兴庆府内部的现状。战力受损严重的部落,希望战争到此为止,否则,不管是西夏留存还是投降大宋,利益将会进一步被压缩。

    而那些战力损失不大的,自认为还有战力······也是,毕竟兴庆、银夏一带的纵深还够西夏人腾挪,加上近段时间前方降低了战斗的烈度,也就助长了他们的气焰。

    “官家旨意是······?”

    “区别对待吧。让前方统计前期对战时,西夏各军司战损情况。凡是前期战损严重的西夏军司,战斗烈度降低,大军在推进时,要节制;而遭遇前期战损不严重的军司或者势力,令前方将士,不得有侥幸心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