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以单独评价公天下,就从上古圣贤开始,这能体现一个士子的史观。最起码司马光就喜欢这个。 也可以就太祖的与士大夫共天下敞开了说,赞歌也好,还是直接言明太祖的意图也罢……谁敢呀。 就是着重说国朝是赵家王朝也可以。 当然,能将三者利弊说透,并深度阐述三者……想多了,这也太难了。 对于赵曦来说,他真的是想看看这时代的精英,是如何看待天下的。 天下,从来都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那怕是如今的时代也一样。 所谓天子,所谓君王,其实就是一个代管者,或者说整个朝堂都是这个帝国的代管者。早年时赵曦曾对此有过言论。 可能因为帝王的名头,会让君王多多少少真的会看做江山就是自己的。可从本质上,帝王又能拥有多少? 一个帝国,方方面面,零零种种,四百军州,上亿百姓,吃穿住行,衣食起居,士农工商……一个帝王又能真正拥有多少? 说的寒碜些,帝王也就属于内苑。说得大方些,帝王无非是对国策有决断权。 同样是这个决断权,可能是流芳千古,也可能是遗臭万年。 或许共天下才是国朝的本质。 前朝之前,天下本来就是共天下,只不过共天下者是门阀世家,帝王只是代言人,也可以说是最大的门阀世家。 如今,所谓共天下,是帝王与一个阶层共天下,可由于这个阶层的更替,导致这个阶层中,处于与天子共天下者,并不能将自家利益与国朝利益融合……这是如今最大的弊端。 家国天下,在如今这个时代,家永远是排第一位的,而对于国的概念,并没有形象化。 家天下,又是怎样的家天下,共天下又该怎样去共天下,至于公天下……不存在。 说是殿试题目,更是赵曦对如今士林的一次调研。他甚至有心让整个朝堂的臣工也来做做这次的殿试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