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工坊城…~这是赵曦出的第一道题,就三个字,再没有了。 既然是不拘一格降人才,那就不限定文章的方向。这是赵曦的想法。 这些已经成为进士者,未来将是这个国度的治理者,赵曦有必要知道他们怎样去看待工坊城这个特殊的存在。 是对工坊城所产物品的陈述,还是对工坊城模式的赞贬,亦或是直接唱赞歌也算,甚至论述工坊城与朝廷的关系,讨论工坊城管理等等都可以。 赵曦甚至没有去限制题材,诗词歌赋,策论等等,随便。 若说是作为一个士子,一名进士,未来的官员,根本不了解工坊城,那就不客气了。 家天下、共天下、公天下…~这是赵曦第二道命题。 一样,他依然没限定题材,就单纯的九个字,其他一律没做限制。 或许这个议题不应该在这时代讨论,毕竟是赵家大宋。 可当赵曦深度了解这个时代的士人后,他发现,这个命题偏偏真的适合这个时代。 有太祖:与士大夫共天下为前提,这百年的时间,在士人心底,似乎真的形成了与皇家共天子的共识。 否则,朝廷就不是现在这样的朝廷。 赵曦想看看,这样的观点到底有多深。 世人推崇上古圣贤,那也是公天下具有代表性的时代,如今的士子有怎样看?赵曦想知道。 若是任何一个臣工,或者士子,有公天下和共天下的大言不惭,朝廷可以视作谋反……这是属于帝王的专权。 皇家可以说共天下,可若这个共天下被所有士人每天挂在嘴边,并付诸于行动,那或许真的就共天下了。 谁都知道,太祖的共天下,只不过是拉拢士大夫阶层的说法。 纵观国朝,唯一说过此话的文彦博,也是在涉及文武,涉及士大夫阶层和黎民百姓时,用来辩驳官家的借口。 真要是某个相公有共天下的心思,那君王就得多考虑了。 而此时,赵曦将家天下、共天下、公天下作为殿试题目,乍一看,很让人惊悚……对,就是惊悚。 可只要沉下心来,找中一个方向,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