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偌大扬州-《汉末波涛之逐鹿》


    第(2/3)页

    而只要这个工程完工,便能等于是连通了淮河与长江,能极大的活跃淮泗地区的商贸程度,同时大大提升各项后勤物资的转运能力,使朝廷支援扬州的物资得以尽快抵达!

    届时荀衍自然又是声名大噪……

    刘繇看了看荀衍坚毅沉着的脸色,就强迫自己不去细思其中的可怕之处,转而思考目前扬州的整体情况。

    陛下调配支援扬州的大量物资,由于运力和掩人耳目的限制,只有不到半数运抵扬州。

    而扬州本地的钱粮为了防备士族起疑,也不能大举使用,这可让荀衍等人建立边防的进度大受影响!

    这也是荀衍建议将州治从寿春迁到合肥的原因,相比于更需要加强防守的吴郡、会稽等地,这里算是大后方了,拥有极大的缓冲。

    即便龙威余孽突然起事,扬州兵卒防守不利,州牧府也能从容重新组织防线,与其展开相持。

    另外,合肥人口、士族相对较少,不似寿春那般人多嘴杂、十分显眼,同时又能满足训练水军、方便运输的诸多条件。

    综合来看,选这里做州治确实是步妙棋。

    “使君过誉也,今日我等巡视一番便回,使君有暇不妨召会稽、吴郡两处郡守前来议事。”

    荀衍似乎也在思考什么,良久才说道。

    “理应如此,理应如此!”

    ~~~~~~~~~~~~~~~~~~~~~~~~~~~~~~~~~~~~~~~~~~~

    扬州会稽郡东冶县。

    别看会稽郡的疆域非常广大,可实际上除了北部的汉人集中居住区域,还有几个沿海的县城之外,大多都是越人控制的原始丘陵地区。

    真要说起来,其实汉人才是这里的入侵者……

    再加上汉人的各项科技水平都较高,也占领了最为平坦肥沃的地方,所以生活水平自然比较优越,眼红之下越人对汉人的态度自然不会太好。

    双方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经常变换。

    另外越人也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散在各处的不同分支、不同部落,比如于越、揚越、甌越、闽越等等。

    他们内部也时常有纷争,也处在不断吞并、分化的过程,总之情况十分复杂……

    而现在,生活在东冶县附近的闽越族大王潘泷,野心勃勃的接受了聂真派去的龙威使者的合作请求,准备带领族人走出丘陵干一番大事!

    潘泷领导的部落有几万部众,是闽越人中数量最多,战力也最强的,现在又有了汉人的许诺,自然让他有了更宏大的想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