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轩在兵力发展的问题上,早已经想好了对策。 既然自家老头子只批了五千正规守军,那就一个也不多! 作为千古一帝,自然是好面子的。 超出了诏书上的限定人数,那就是抗旨! 皇帝的面子还要不要了? 至于私底下换一个名头发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只要面子上说得过去,想来皇帝也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在后世记载中,老头子是把扶苏送到了上郡担任监军。 堂堂大秦长公子常驻,和接管了一郡之地有什么区别! 而且不仅仅是给了一郡之地,还还有三十万精锐边军! 从上郡到咸阳,走直道也不过三天的路程。 如此近的距离,始皇帝都敢给儿子三十万大军,足见其魄力! 压根就不怕造反! 秦轩对持差别对待,表示不满。 凭啥在后世就能给扶苏一郡之地外加三十万精锐边军。 给自己才区区五千城防军! 差别也太大了吧! 不过 秦轩在想到始皇帝的脾气后,隐隐猜测这是老头子故意为之。 就看是想看看自己的能力! 不管老头是是不是这么打算,反正秦某人是这么认为了。 所以,扩军是势在必行! 也是万一将来出现突变时,自己安身立命之本。 不过,在兵力扩充的数量上,就不得不慎重了。 毕竟,胶东郡的情况和上郡不同。 上郡是边陲重镇,本身就有三十万大军驻守。 扶苏作为监军,也相当于捡了个便宜。 但是胶东郡却不一样。 因为,在诏书的明文规定里,只有五千! 那么,皇帝的底线,应该是在十倍之内! 秦轩权衡了很久,才决定将兵力上限设置在五万。 以免人数太多,引来皇帝的不快。 新军的成立,既然做不到人数优势,那就只能浓缩为精华。 每一个新军都将按照强度超过魏武卒的强度进行训练每一个,必须是精锐中的精锐! 这五万人,就是新军的核心力量,也是全职军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