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五六章 谁做冤大头-《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到后来,也正是因为在平息耶律乙辛叛乱时,各方势力聚集了兵力,同时宋国发起了北伐之战,也给北辽朝廷直接调集各方势力兵员的借口…~

    很多事都是此一时彼一时,想法和结果并不一定契合。

    北辽现在就是如此。

    宫帐里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的议论,耶律洪基并不是听不见。

    从现在来看,或许当初决断是错的,可在当时,作为大辽皇帝的他,似乎只有那样。

    “明日继续冲击宋国中军宫帐……”

    耶律洪基很想呵斥,甚至想象以前那样,一出声便让整个朝廷众臣噤若寒蝉。

    可惜,他也知道,这时候不是自己耍脾气的时候,只能是装着没有听见大家的议论。

    甚至没有对西北西南沦陷的情况进行议论,直接离开了指挥部宫帐。

    怎么讨论?根本不可能讨论出结果来,因为大辽现在真的没法抽调太多的兵力。

    北辽的臣工一个个面面相觑,一时居然被皇帝陛下这样的反应搞愣了。

    就这样散了?这算怎么回事?

    刚才还一起向往呢,向往着大辽用火马阵,再集中兵力攻击宋国中军宫帐,从而让宋国皇帝再一次重蹈他曾祖的覆辙,再来一次高粱河旧事~…

    现在,西北西南出现了大批宋军……还有可能重演高粱河之战的逆转吗?

    难了,很难了!

    高粱河那时候,宋国大军是横冲直撞,直接杀到了大辽的南京,大辽其他所有的队伍,没有任何损失。

    而现在,宋国大军是步步推进,而大辽,不仅仅在前期经历了两年内乱,更是将所有可战之力集中到了南京道……

    更何况,自今年以来,不仅仅是战马,就连将士们的供给都不足了。

    想一想,现在的大辽,倒是像极了曾经的宋国大军……师老兵疲。

    这战还怎么大?

    ……

    “陛下~~陛下…~西京道有紧急战报……”

    耶律洪基压根就没睡踏实,一年多了,一直没睡踏实。这几天更是如此。

    听到近侍的呼喊,耶律洪基快速的翻身起来了。

    “什么事?”

    “陛下,西京道急报……,宋国云州军识破了我朝在西京道的疑兵,与三日前突破了我大辽的防线,几乎全歼了防御宋国云州军的队伍,向东快速推进。”

    “据传令兵奏报,恐怕两三日内,宋国云州军就会抵达南京道战线。”

    “宋国云州军已经于昨日与蔚州军汇合,现在兵分两路,南北呼应着向东推进。”

    “宋国云州军和蔚州军是骑兵、步骑火枪兵,以及战车兵混合战兵。”

    “由于宋国蔚州军北上,阻断了西京道向朝廷奏报的通道,并派出斥候百里拦截战报传递,导致今日西京道战报才抵达。”

    三日前突破,然后会师,在分兵两路向东进发……恐怕明后两天就会抵达南京道主力战场了。

    宋国这是要对大辽形成包围之势呀!

    耶律洪基有点懵……

    “陛下,该如何决断,需要尽快拿定主意……”

    现在还能怎样?向南,宋国是整体衔接,无差别的防御。就连火马阵连续三天冲击,都无法冲破宋国防线。

    向西,很明显,不管是宋国的云州军,还是蔚州军,甚至说宋国招募的党项和吐蕃骑兵,那都是生力军,如今大辽的疲惫之师,根本就没法与他们抗衡。

    一旦向西,同样逃不脱被宋国大军包围、截杀……

    至于说向东,苏州高永昌反叛后,原本依附于大辽的势力,不管是奚、室韦,在已经被大辽朝廷抽调兵力的情况下,仍然试图联合起来反叛大辽朝廷。

    若不是当初平息女真祸乱杀的狠,如果大辽还保留有号称五十万的大军,说不定辽东早已经再次叛乱了。

    只有向北了……幸好从耶律乙辛叛乱开始,就将北边的势力都抽调来了,哪怕是残兵,也一样可以横扫北部的势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