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零章 吕惠卿的才华-《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果然,王安石带着一脸疑惑走了。

    “官家,吕吉甫在整理海商名录,对比历年海商易货数据,并协同薛师正的皇家银行清查流入市场的货品。恕臣愚钝,老臣不知此为何意?”

    王安石不好意思请教吕惠卿,可并没有不好意思请教官家。

    “哦,吕吕吉甫倒是费心了······”

    见王安石一脸的迷糊,赵曦就接着说道:“整理海商名录,这算是基础性工作,知道了海商都有哪家,就将范围缩小了。”

    “进一步查对番货,对比数据,并与皇家银行的资金流动对比,以此就能清楚海商将番货贩卖进国朝的数量和收益。”

    “王相也知道,不管是番商,还是海盗,对于国朝货品的喜好都是那些,其中铜钱便是最受欢迎的货品之一。”

    “暂不说铜钱的交易。以货品、收益以及皇家银行的资金往来,包括番货进入国朝的交易等等,就能查对出海商应该得到的收益,应该获得的财富,应该贩运的货物总量等等数据。”

    “海商供养海盗,不会是次次都需要缴纳过路费用,货品不管是不是定数,在繁杂的数据中,总是有迹可寻的,也就能从诸多数据中知道哪家海商与海盗有勾连。”

    赵曦感觉自己说清楚了,可看王安石的样子还糊涂着。

    唉······

    “王相,比如王家是海商,这一次从国朝带出的海的货品价值百万贯。海运有风险,有路途遥远,海商在西番采购或者交换货品时,肯定是尽可能足量采购。”

    “而番货的利润这些年在海商圈子里几乎是明事。那么,这一次你们王家带回来的货品,并不足百万贯再加利润的番货,这就说明,王家的这次出海有额外的支出。”

    “以多次数据对比,就可以看出各家海商额外支出的大概情况,以此来推断是否存在与海盗勾连。”

    “当然,这只是一种模糊的推断方式,具体甄别需要结合皇家银行、皇城司探知的情报等等,各方面综合以后来判断。”

    这时候王安石是真明白了。到这时候,他不得不承认,吕惠卿之于易货,确实可以算登峰造极了。

    “官家,能窥透其中道理者,国朝有几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