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一章-《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3)页
“八百里秦川,鱼米之乡。当初的郑国渠开创了关中平原贫瘠,却不料到如今反倒不如古人。”
“朕还是那句话,治疗黄河,不应该仅仅从黄河入手,应该更多的考虑黄河支流在汛期对于黄河水位的作用。”
“今晚在此驻跸,明日全队走陆路,朕想看看,能不能从恢复八水的角度,发挥到治理黄河的作用。”
话题引到这,赵曦终于能把隐藏的目的合理的提出来了。
赵曦就这样一句话,可真要走陆路还需哟啊很多工作要做。苏颂作为内阁规制的马车没带来,更别说官家的辇架了。
官家这样交代了,苏颂就得安排跟京兆府接洽,安排好明日的相关工作。
还好官家这次不是微服私访,京兆府也是知晓的,只是官家严禁地方州府接待,京兆府才没敢靠过来。
但是,官家驻跸此地的信息,京兆府知道后,肯定都在周边等着······不止是苏颂,估计官家也清楚。
所以,苏颂在安排明日出行事宜时,倒也不为难。
只是苏颂这时候似乎对于官家出行的目的糊涂了。
内阁议事,官家出行,是为确定黄河泄洪道选址的问题,或者确定朝廷首先营造何地的泄洪道。可现在官家走陆路,似乎已经偏离了原本的目的。
官家所说的黄河和支流关系的观点,苏颂是认同的,也赞同官家对黄河泥沙的考虑,自然就以为官家这样做的理由会是实地勘察泄洪道建造以后的影响。
可官家今日谈话的指向,似乎又偏向于黄河支流的治理······官家到底几个意思,苏颂真有些糊涂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