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爹爹千秋鼎盛,孩儿还不到考虑大统的时候······” 不管太子怎么想,在老爹说开这类承继的话题时,都应该谦让。赵曦倒没有在意太子的心思,或者说他对儿子的心性还是有点把握的。 “其实,朕在设置阁老院时,就对大统继承的方式有过思考。内阁致仕入阁老院,这本身就是一种扶上马送一程的模式。” “致仕的老臣,可以继续关注着朝堂,为新内阁把把关,避免出现太大的动荡。朕有时候就在想,若是君王接任也如阁老这般,扶上马送一程,其实对于朝廷是最好的······” “爹爹,万万不可!孩儿愚钝,尚不足掌控偌大的帝国······” 太子已经跪下了。这······唉!怎么说呢,曾几何时,自己的老爹也跟自己有过这样的交流,自己的做法跟太子没两样,尽管自己心里觉得,老爹不如自己。可表现的必须是恐慌状。 太子······唉!肯定想不到自己是真有这样的想法。朝堂的稳定交接过度,扶上马送一程是最妥当的方式。 可作为大宋继承人的太子,总会认为这是一句诛心的话。自己曾经是这样,儿子也还是这样。 赵曦看了看跪在面前的太子······儿子是真紧张了。 “起来吧······” 一时间赵曦居然不知道该怎样继续下去。开诚布公?算了吧,估计儿子连头都不敢抬;解释这是玩笑话?没必要是一方面,估计儿子会以为这是考验他,或者告诫他。 唉,这就是帝王家,这就是皇家,哪怕是自己尽可能的把后世的理念灌输给儿子,可这大环境不是说说嘴就能改变的。 挺尴尬的环境,就是那些侍候的内监的喘息声,都尽量压低了。 而太子,虽然已经起身了,可平时那种随意洒脱的动作,在赵曦看起来都有些变形。 就是赵曦,这时候都好像静不下心来去处理奏折了。 本来,这时候,正是他们父子二人相互印证着,批阅那些分组讨论确定的事项,应该正是父慈子孝最明显的时刻。 就这一句话,顿时让整个勤政殿的空间都凝固了。 “散了吧。朕看你今日也无心处理政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