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九章 替富弼分担些-《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3)页
比如韩琦,韩阁老,韩家在整个相州的耕田中,属于韩家的几乎接近七成,也就是说,相州有七成人,都是韩家的佃户。
一旦朝廷如此施政,势必出现佃户开荒,逐渐脱离韩家的可能······韩家的耕田怎么办?
工坊城考虑到朝廷各位臣工与地方产业参与扑卖者的关系,所以,选择了一个休沐日扑卖。这一天富弼自愿在内阁值守······
除了《时论》刊登的文章,这一天好像没有任何异常。
“子容,这次农具工艺扑卖,你以为会如何?”
也是这时候,赵曦将苏颂和沈括等人召集到勤政殿,算是犒赏,也算是庆功,更是对他们这个团队的奖赏。
“官家,虽然国朝产业兴盛,臣以为,不论商贾还是朝臣,对于农桑事务的重视,非什么心产业新产品可比的。我等分析,虽然农具只占三成,扑卖所得钱粮,恐怕会超过一半······”
这一次农具扑卖,苏颂还是有信心的。虽然不能像官家所想的那样解决动力问题,但是,就是针对农具改进后,利用畜力,也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人工。
比如铧式犁,虽然还是曲辕犁的基本原理,但是,却将犁刀增加为三列,并且增加了犁刃,甚至可以搭配宽耙一起使用。这就可以在原本的效率基础上,翻三倍。
比如谷风车,工坊城用连杆装置,让谷风车可以连接在水轮上,借用水力连续不断的工作。
比如谷碓,同样将石质的改变为铁质或者铜质,同样借用各种装置,可以借用畜力水力。
说实话,这一次农具的变革,在苏颂眼里,就是一次农耕革命,是一次大幅度提升农耕产业的大变革。
所有农具的新品,都是经过工坊城无数次验证过的。
“这样也好,能提富相减轻些压力。”
这不仅仅是给富弼减轻压力的问题,也是给那些在自家利益中转圈的臣工一个转换的借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