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二章 是后路还是谋局-《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3)页

    “且听我说完……”

    其实种建中根本没有打断他的意思,反倒是也被惊着了。

    “彝叔,本来章惇没这样想,甚至到了安南境内,我都没这样想,只是二皇子的那句:孤懂得了,还让我把话带到。还有市易火器……让我有了这心思……”

    折磨了十几天,说出来以后,章惇轻松了好多。

    再看到种建中那副沉思的样子,就更舒坦了。

    人就是这,自己不愉快的事,只要能拉进同病者,就能分担很多。

    “子厚,我认为官家这样安排二皇子,确实是有所指向。不过,以我来看,官家这是个谋局……”

    “你确定?”

    章惇不敢确定,没想到种建中就敢直接下结论?

    “子厚,你也听我说完。我认为的谋局与你所想不同。我认为官家的谋局,是在太子遇袭后,皇城司调查清楚与二皇子有关之后才有的。”

    “这一步,官家不会是早就设计好的。首先,太子回朝,乃是礼部倡议。其次,官家不敢以袭击太子作为试探,若太子真出现意外呢?”

    “所以,不可能是从开始的谋局。我所说的谋局,是仅仅针对二皇子的安排。”

    “二皇子流放安南,并允许南征军放出部分兵力,再加上二皇子本身的谋略,我以为,官家是在为大宋准备一条后路……”

    “曾与欧阳公交流过,国朝经过官家的各项改革后,甚至说完成九州一统,金瓯无缺后,大宋需要的是萧规曹随,按部就班。如此,太子便成了最合适的大统继承人。”

    “可子厚,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二皇子更像官家一些。这一点官家应该也为难。”

    “所以,便借太子遇袭的事,将二皇子放逐安南,给他一个开拓疆域的机会,是给大宋备个后路…~即便是皇家,也难免子不贤孙不孝的。”

    确实,谁家也难说能千秋万代。好像种建中所说的更契合一些。

    唉,不好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