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零章 有意的一追一逃-《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彝叔,敢决定皇子命运者是谁?是我等边将可以擅自做主的吗?其实,从开始,就能直接将其驱逐至安南的,只是为大理将来治理考虑,才绞尽脑汁······要感谢彝叔配合。”

    “大帅······”

    种建中明白了,或许这样的君王,才是他心中的君王。真正的薄情寡义,冷血无情,否则,即便是臣工有恭敬也只是恭敬,甚至敬畏,绝不会贴心。

    官家终归还是没有要求夺了二皇子的性命······

    逃兵往哪逃,如何逃,皆是由南征军决定的。自打从善阐府出来,一直就是这样。如其说那些逃命者是在选择安全的方向,不如说是承担着一个导盲犬的角色,为大军歼灭不臣之力量引导方向。

    不需要了,也就该让大军告诉他们该往哪逃了。

    就一条狭窄的通道是安全的,稍微有了偏离,就有无尽的炮火等着。

    虽然面对南征军时,那些残余的大理火枪兵溃不成军,可面对安南军时,却充分发挥了火器的优势······

    安南也知道这是一拨丧家之犬,毕竟大理这段时间的战争,作为邻邦的安南很清楚。虽然尽力防范了,可惜,这样仓促迎战,又有军备上的差距······

    “大帅,安南遣使帐前······”

    对于亡命之徒,安南没办法,可对于王师却可以用邦交的礼节走流程。章惇还不好一口回绝了。

    “章大帅,安南一直以上国之礼恭敬大宋,年年贡献不曾断绝。前方已是我安南境内,还望章帅以两国邦交为重,莫要挑起边衅······”

    这使臣若是没有最后的一句话,或许章惇会考虑一下说话的方式,可使臣居然以挑起边衅为理由,章惇不耐了。

    “大军追击逃兵,我部的军令也是追击逃兵,不死不休!既然安南可以容大理逃兵入境,难不成我大宋军伍就不可以吗?来呀,送客!”

    就这一句话,似乎也告诉对方理由了,也就是简单的告诉一声,章惇就逐客了。

    大军的推行并没有因为安南使臣的到来而减缓,仍然继续着正常尾随的步调,在安南境也如此。

    就这样看着那些亡命逃兵跟安南战斗,像个有偏向的裁判。每当安南军占上风时,总是会有莫名其妙的的意外发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