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五九章 陷入死局的调查-《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尧夫,尝试着扩大范围吧,不要仅限于荆湖路······”

    有些话不能明说,但是富弼能感觉到官家也是隐约有倾向的。

    这时候,王中正也正在被赵曦训斥。

    “所有州府郡县的进出凭信都调查了?”

    “回官家,荆湖路所有郡县的往来凭信,探知都有落实,与此事件不相关。”

    “你是说,这五六百人就是凭空出现的?”

    王中正不敢回话了,也不知道怎么回这个话。

    “官家,就剩下一种可能······”

    “什么?”

    “漕运和轨道。因为漕运和轨道隶属于朝廷,过州越府,是不需要官凭的······地方衙门也没有权利查验漕运和轨道方面的凭信。”

    “那就去查!”

    “回官家,轨道这边已经查验过。轨道兵在工坊城登记造册,又在兵部备案。经查验并无差错。只是漕运·······”

    “漕运如何?”

    “漕运的在册人员无从查验。朝廷登记的漕运人员,都还是早期的,甚至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太宗朝。而历年的人员变迁,户部并不严格,而漕运又是独立于户部的朝廷衙门,根本无从查验。”

    漕运的重要性,赵曦不是不清楚。而漕运内部的利益纠葛涉及太广,赵曦一直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方法来。

    加上这些年轨道运输的兴起,漕运也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不再出现早年那种整船整船粮食不见踪影的事件,也能很好的完成官粮运送。

    加上赵曦即位以来,重心放在了体制和官制改革上,接着又谋算西夏,没有腾出手来整顿漕运。

    监察衙门开始扩大调查范围,而皇城司也配合着在以荆湖路为中心,向四向扩散调查。

    如此规模的调查,让整个黄河以南的州府郡县有种风声鹤唳的感觉,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