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九章 高遵裕部危险了-《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官家,本次战事,朝廷给予前方将帅的邻家、决断之权前所未有。老臣甚至担心出现前朝旧事。朝廷根据战事进展,调整作战方略是应有之义,老臣倒要看看谁有怨言!”

    对于官家放任武将临战无限权限的决断,当初在内阁中也是反对者居多,不过是因为官家决意如此,才最终形成的诏令。

    就连内阁诸位提到的文臣在特定情况下的否决权,也被官家坚决的拒绝了。

    最后,仅仅是保留了各路大军,厢以上的随军文佐官单独上奏的权利······这其实跟平时没多大区别。毕竟军伍中一直有文佐官和监察官存在。

    赵曦的原话: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截止目前,战事还算顺利,没有出现多大的意外。这也是内阁大臣还没有诟病前方将帅的基础。至于偏师,虽然有些行为过分,但带给朝廷的惊喜让他们增色不少。

    “官家,要说哪路大军会有些觉得仓促,老臣以为唯有高太尉部。由于横山与瀚海的自然屏障,西夏在横山一带的布防相对薄弱,也无法挖壕沟阻挡大军推进。”

    “如今高太尉部算得上是高歌猛进了。大军已经过了博乐城,兵临耀德城。此时让其折向西,缓解狄青部对战西夏两大军司的压力,对于高太尉部应该会有些不甘!”

    张方平所欣慰的,正好是赵曦所担心的。

    的确,按照目前各路大军的推进进度,高遵裕部应该是第一支抵达兴庆府的大军······他们已经可以看见西平府的城墙了,可以说破天大功近在眼前。

    这时候朝廷突然下令他们折返,别说高遵裕,估计下面的将领和文佐官、监察官都会有意见。谁面对唾手可得的功劳,突然被朝廷阻断了,都难免有些不舍。

    “诸位,如其说朕调整战略是为了保住偏师的战力,让偏师发挥更多的作用,倒不如说朕是在担心高遵裕部!”

    “诸位请看,目前除高遵裕部外,其他各部仅仅只是解决了战车推进的难题,而方法是以步兵列阵对战步兵列阵。这是需要不断战斗才可以继续推进的。”

    “看如今的双方态势,折继闵与卓啰和南军司相持与卓啰城;狄青部分两部,一部分战会州,一部分抵达韦州;而种颚部决战在洪州周边;郭逵部在银州展开对攻;李宪部也只是清理沿途的营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