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算是出战不利吧?在朝臣心里多数人会有这样的想法。张方平所说的,正是目前朝堂的现状。 别说一些参政议政,就连内阁大臣,这时候也没有了刚开始宣战时的气氛了。唉,文人,最扛不住挫折。 “宣苏颂觐见!” 赵曦真不想跟这些垂头丧气的内阁一起压抑了,本来没多大事,待在他们营造的环境里,自己好像也受了影响,也好像不再有坚定地信念了。这可不是好事。 一般而言,有探索精神的,或者说从事研究方面事务的人,都有一种百折不挠的韧性。这时候,或许苏颂和沈括或让自己换个心情。 “参见陛下!” “子容,对于当下各路大军受阻的事实,工坊城可有方法应对?” 赵曦对于他那些所谓的嫡系,从来都是很直白的。连苏颂还躬着身都没注意,直接就问办法。 苏颂可没觉得这是官家对他有什么意见了,很自然的就直了身。早习惯了。 不过苏颂有些奇怪,按说以官家的心性,这点事还不至于焦急,甚至根本不会当回事。在看看这场面,也就明白了。 要说思维的灵活,这个世上还没有比官家更强者,他、沈括,包括现在工坊城那些大匠和工程兵,无一不是受官家的影响。 “官家,此事基本解决了。” “解决了?子容,君前无戏言!” “富相,确实解决了。秦凤路一工匠,将战车车厢拆下了,搭在壕沟之上,形成了桥梁,战车便可以通过。” 赵曦听苏颂这样说,都想拍自个脑袋了。很简单的事,自己居然钻死胡同了。不过,战车车厢的承受力怕是难以为继呀。 “战车车厢用于防御尚可,负重不行。秦州路的工匠向工坊城求教。臣等将战车的框架的龙骨固定在车厢壁内,想来可以支撑战车通行!” “臣在等秦州路的回复,实验成功后,工坊城将全力赶工,务必满足各路大军需求!”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