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二章 沙州-《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章惇研习最多的战例,就是官家在南征时戏耍安南军的战例,在他看来,那种天马行空的用兵,才是真正将帅的能力。

    “你是说围点打援?”

    “正是!”

    赵曦在安南几个城池之间的转战,包括万尹山演习的用兵,国朝的将领,没有不熟悉的。

    当听到章惇这样说,都颔首赞同。

    “这就需要我们在拿下沙洲后,必须快速征用驮马、骆驼等牲口。”

    “这应该不会什么难事。沙洲城内战事一起,势必是炮火连天。不管是驮马还是骆驼,必然受惊……”

    “我们只需要安排驭手将受惊的牲口收拾了就行……”

    这建议…~王韶不知道该如何评价。

    他记得官家有一种观点:军伍有纪律,但战场没理由。

    讲武堂出来的,恐怕都深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吧。

    要说赵曦借用后世的练兵法,对于现在军卒哪方面提高最明显,应该就数潜伏、袭击和巷战了。如今这个时代,说起战争,基本上都指的是两军列阵的对战。军卒的训练也侧重于这方面。

    至于校尉和将领的产生,基本以武力和勇猛为基础的。

    而赵曦对战争的解说,对军卒的战术素养要求,却是另一个方向。两军对战,重在勇气和胆略,而战斗却不仅仅需要这些。

    赵曦的战争理论,在军卒勇气和胆略意外,添加的特种作战尔等思维,注重于单兵作战能力的培养。因为战争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单兵的个人战术素养,很可能会改变整个战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