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六章 董毡跪了-《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搁以前,别说是国朝的子民,就是朝堂的臣工,对于这样的蛮荒之地也不会有多大兴趣,因为当时整个国朝的观念如此。

    而现在,从官家在广南创立锰矿,到后来在大理经营铜铁矿,再到后来的羊毛纺织,人们已经知道,没有什么蛮荒之地,关键在于懂不懂如何开发。

    如今,就是汴梁稍微殷实一点的家户,都有一两件羊毛衣饰,而汴梁更是有很多的妇人,就职于工坊城的羊毛纺织作坊。

    所以,汴梁子民对于青塘、河湟一带吐蕃人的内附,或者说归降,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官家说给与董毡至高礼遇,礼部就真的按照至高礼节来执行的。

    朝堂上没有臣工对高礼节接待董毡有异议,谁到知道,这就是个名头,是朝廷千金市马骨的做法而已。哪怕是朝廷决定给与董毡侯爵的封号,朝臣们一样不介意,因为,这个侯爵可能跟国朝的一个参政都没法比。

    说白了,董毡以及河湟一带的吐蕃部落首领,就是个孩子样。

    侯爵的仪仗,早早的就等在汴梁城西的车站了,绝对的隆重,甚至比官家当初从滑州回朝时还隆重。汴梁子民也是相当热情的,密密麻麻的站满了街道两侧,临街的酒楼到了一座难求的地步。

    都说吐蕃人是不洗澡的,汴梁人都想看看,这吐蕃部落的首领是不是也是如此。

    董毡是乘坐轨道马车来的,王韶把自己的规制那车让出来了······朝廷没有殷勤到直接将侯爵马车送到河湟的想法,王韶在请示礼部后,将自己的马车暂时让董毡用用。不仅仅是他,就是章惇、苏辙以及整个河湟的文武官员,都把马车贡献出来了。

    河湟一带,这一次进京受封的部落首领太多了,将近二十位。

    期间还有一件小事。鬼章在登上马车后,对马车的车厢很感兴趣,因为他听说是箭矢不可破,就锤了两下。结果,侍弄马车的军卒告诉他:你可以用腰刀砍几下试试。

    鬼章不懂什么叫嘲讽,在军卒瞪大眼的注视下,真的用腰刀砍了。结果让鬼章很沮丧,根本不管军卒龇牙心疼的表情,就愣愣的盯着车厢壁上那刀痕发愣。

    “鬼章,这就是现实。宋国人可以躲在铁盒子里透过那些孔射箭,而我们对他没有任何办法。”

    董毡也很沮丧,这一次所说的话,真不是给自己找借口,是陈述事实。宋国真的不再是以前的宋国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