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零章 很正确的决断-《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殊不知,自从探路者行动出现意外时,赵曦已经授权王韶、章惇、苏辙,有了开启前方奏报的权利…~赵曦希望前方一旦有异常情况,王韶他们在河湟,可以比朝廷早一些做出反应。

    前几份奏报,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无非是五队又各自打掉了几家马匪的据点,水源地又都在什么地方,大致可以容纳多少军卒驻扎等等。

    还有些从向导口中探听到的,在无人区的生存要点……这是高敬亭在得知朝廷已经分散军卒进入无人区后,把这些要点奏报朝廷的。

    连续几份奏报都这样,对王韶派兵确实有很大的用处。

    可谁能想到,这时候居然来了这样一份奏报。

    王韶是军将,同样他也是文臣,自然知道文臣们的操性。

    犯愁呀!

    “子厚,子由,你俩看看这份密奏……”

    王韶知道,现在的朝堂跟以往略有不同,武将地位略有提高。但是,对于这种滥杀…~真不知道到了朝廷会发生什么。

    内阁大臣,可全是文臣,即便是有所谓知兵事,经历征战的韩琦和文彦博,王韶敢肯定,就是王安石赞同探路者队伍的做法,韩琦和文彦博也不会赞成。

    章惇和苏辙跟探路者队伍都出于讲武堂,又都是官家的亲近,或许他们才真正有办法。

    “很正确的决断!”

    章惇看了,直接表态。而且,章惇还直接提笔了,在五人签名的头前,添加上了自己的名字。

    “督府,章惇想承督府个情,还望将此密奏延迟三日返还皇城司。”

    说完,又按了手印,才把密奏递给苏辙。

    苏辙只是笑了笑,跟章惇一样的动作…~

    王韶挺惊讶。要说章惇这样做,王韶一点不奇怪,这也是他把密奏先递给章惇的原因。

    没想到苏辙苏子由,一个处事相当老道持重的人,也这样做了。

    王韶还是不了解讲武堂,甚至说不算了解官家。对于这种情况,即便是满朝堂都叫嚣,官家也不会搭理他们。

    别说这是近卫,就是新军这样做了,官家一样如此。

    或许官家会问:你是大宋的臣子还是其他什么王朝的?

    “督府,下官见此密奏,倒是有另外一个建议。朝廷给予我们河湟督边以查验皇城司密奏的权利,应该是让河湟能清楚探路者队伍的境遇,并我所反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