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零章 终于等来危险了-《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放着青塘城,随时都可以拿回来的。

    期间,董毡派其手下大将鬼章,有过一次骚扰,那是役兵制推行之后的第二年。结果,只是让新招募的军卒接受了一次血与火的洗礼而已。

    鬼章带着五万余所谓的青塘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了。

    期间,董毡还曾向西夏求亲,想以联姻的方式,联络西夏对抗大宋。那时候,西夏正跟北辽打的不可开交。西夏的梁氏也不客气,直接向董毡借兵了。

    本来还想着借西夏之威,结果还没怎么着,倒是得给西夏贴补。所以,董毡的联姻也没成。

    后来,据细作和斥候探知的消息,董毡跟黄头回纥也勾连上了。硬撑着要苟延残喘。

    这一次探路者队伍西行,并没有暴露什么,一样的跟董毡交付了买路钱。

    ······

    “王校······王掌柜,这就是向导说的措温布呀,我觉得还是东家说的青海湖比较像。”

    第一支探路者队已经到了青海湖。对于见惯了黄河泥潭水的中原人,见到了青海湖,第一印象真的是青色,跟染色的青一样。还是满眼全是青色,根本就是无边无垠。

    放眼望去,就跟青色幕布挂着一样,还是成慢坡状向上挂着。

    一时有些激动,差点喊出王舜臣的职衔。这时候,向导还没有异动,王舜臣用司南对照过,向导指引的路线,跟官家给的方向大致相同。所以,这时候还需要向导。

    其实,照王舜臣的意思,既然有官家给的大致方向,又有司南,根本不用什么劳什子向导。就给向导的那些金币,都够他们一都新军一年的俸禄了。

    只是官家慎重的交代过,才让他先忍着。官家肯定有其他意图的,他是个粗汉,不懂,遵命就行了,

    他们五个人,五支探路队伍,谁拿到第一个,谁肯定功劳最大。

    最后还是狄帅和欧阳公主持了公道,在讲武堂的校场上,他王舜臣顺利拿到了第一队的任务。

    只是,到目前来看,这任务几乎没什么危险。就是晚上冷点,白天热些。

    向导挺像那么回事,这时候正挨个叮嘱,不能喝措温布的水······懂个屁!有苏教导给的蒸馏物事,有官家教会的办法,俺们什么水都喝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