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五章 真正的万众一心-《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3/3)页

    官家休整,没人说什么,恐怕这时候就是赵曦想选秀,臣工们也会一致同意的。

    对于这样的君王,朝堂还能苛求什么?

    这也是第一次,王珪王禹玉的谄媚文章,没有被朝臣们不耻,反而纷纷效仿。

    一时间,《时论》天天可见到从内阁到参政,赞颂官家的文章。

    不需要添加,即便用最朴实的文字写出来,一样感动着整个大宋王朝。

    所有的一切都是事实。

    官家丑时召集臣工,官家寅时部署救灾,官家卯时出发……

    官家亲临溃坝边缘,官家调集各路支援,官家谋划泄洪渠,官家谋划灌溉田…~

    整个国朝,在这一段,是自开朝以来,民心、军心、臣心,最为凝聚的。

    这才是真正的万众一心!

    富弼也撰写了文章,署名的。按说做到内阁首辅的程度,他没必要去谄媚官家,但富弼觉得很有必要。

    因为,他能感觉到这样的文章,在这时候对于朝廷的作用。

    而且,他的文章,完全是在详细的罗列这一次救灾,朝廷调集的人员、物质以及所耗费的钱粮……

    不增不减,就单纯的告知子民,为滑州,朝廷付出了什么。

    最后有一句……一切用度,从内务府出!

    也是这一篇文章,让国朝所有的商贾,在老六家的响应下,无偿向滑州捐献……

    一句:国朝是大宋人共同的国朝足够了。

    这真的是真正的万众一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