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官家在大胜时,已经考虑到了今日的双方态势?富弼不敢确定。可事实就是如此。 现在嘛…~事实上,北辽在云州…也就是北辽西京一带,能组织起来的兵力,肯定要多于大宋的兵力。 况且,现在本来陈兵于河北道的辽使也向西北撤退了。 不用多久,两三个月,北辽完全可以组织三十万大军聚集云州一带…~ 富弼越想越觉得存在这种可能。 他记得官家早年说过一句话:往好处想,往坏处准备。 原本政事堂枢密院还对调集禁军北上有异议,在实际行动中确实也是阴奉阳违,并没有真正调集多少……真的是认为是一次毫无意义的耗费。 这一刻富弼醒悟了,官家从来不做无意义的决定。 富弼看了看文彦博,他眼里也有了不安。韩绛、吕公弼、王安石一个个都呆了。 “官家,工坊城能否增加运兵马车?是否加快北上禁军的速度?” 官家诏令的方略很清晰,就是一旦战争再次爆发,如今在大同盆地的新军,将放弃固守后方,破釜沉舟,全线对辽开战。 狄青北上、种鄂北上,郭逵东进……这就是以大同盆地为点,四面开花。 甚至在诏令中,官家明确告诉了前方将帅,一旦战事再次爆发,全军突进辽境,并极速向上京开拔……这是一种不计后果的深入敌后作战方略呀! 富弼不得不考虑后方稳固的问题。 这五十万废物禁军,再怎么说也是军卒,不能跟新军比,可固守关墙城池,应该也能支应一阵,能为新军前方作战提供点心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