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等确实这般认为!” 赵曦见相公们众口一词,并没有搭话,而是再一次翻看着前方给朝廷的奏报…… 前方还是团结的,给朝廷的奏报一致,就连王韶都具名了。 是打了胜战了,想来即便是有些龌龊也都想轻描淡写的就这么过去。可那些本不应该折损的新军军卒,谁来替他们喊冤? 抚恤吗?五万钱?连附注他们身上的装备都不够。 “折损三千八百余名新军军卒呀!还是在用火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 赵曦叹着气,把皇城司的奏报往桌子上一丟:“具体这战是怎么打的,这里有详细的情况,诸公看一看吧……” 王师在西出京玉关后,经斥候侦查,邈川城也出兵了,近三万骑兵与辅助军,一路向东杀来。 在曹霖和高敬贤的坚持下,王师派在南北两侧的山岭,各派了千人队防范吐蕃侧翼和后方攻击。并且在京玉关以西,以战车列阵。 很显然,这样的遭遇战,对于有战车的王师,根本不存在败退的可能。 吐蕃人在三次冲锋无果,战马又被火器惊吓的情况下,不得不败退。 就在这个时候,王师的帅帐里出现了争议。 曹霖和高敬贤建议在南北两侧各派三千军卒,与中军配合着向西推进……他俩经历过在安南官家指挥作战,对这种两翼包抄的战术很是在意。 而郭逵和种鄂一致认为,吐蕃军已溃败,并以遭遇战时,闲置于两侧军卒无立功机会,军卒怨言为理由,置下属将领建议不顾,且逼迫王韶追击。 这一条峡谷,确实距离两侧山岭较远,即便是吐蕃要打伏击也容易。 最终,王韶折中,令曹霖与高敬贤各率本部人马,攀越两侧山岭…… 山形水势,何尝是固定的?淄重过多的王师,追击对方骑兵根本不可能追击到。 说白了,如其说是追击,不如说是大军压上,直捣黄龙,在邈川城下决战的想法。 而追击的一路上,时不时会见到被吐蕃遗弃的战马…~那些被火药弹爆炸震伤的战马,肯定经不起极速奔跑。 就这样,根据现场情况,确实显示着吐蕃人是在玩命的逃,并极有可能直接逃向邈川城,甚至退守青塘城也有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