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意外-《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1/3)页

    王拱辰没推脱,知道推脱不了,他也没想过推脱。

    反对青苗法是一回事,像汝州这样欺君罔上又是一回事。

    国朝弊病存在,青苗法的弊端一样存在,都需要完善。

    而朝廷,或者说官家让各州府郡县上报田亩数,本来就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

    这般欺瞒浮夸的数据,跟王介甫青苗法的不负责任又有何区别?

    所以,王拱辰并没有韩琦担忧的那些为难,很坦然。

    汝州,朝廷派出的一行人还没到之前,整个汝州官员已经乱了。

    每天安排人到三十里铺车站候着,就是打探朝廷来人的。

    所以,当王拱辰一行刚进了汝州境,就被当地的官员接上了……

    王拱辰一脸黑……怎么回事?临行前官家有交代的,这次调查要求采用不打招呼,不通知的方式。

    是谁把消息透露了?难不成国朝的保密法令是虚设不成?

    听闻官家在集议是暴怒,王拱辰无比慎重的对待这次调查,行踪居然被汝州提前知晓了。

    “存中啊……”

    调查组里沈括是工坊城的主事人。虽然王拱辰不大能看上沈括,不喜欢他唯唯诺诺的性子,可这时候,他不得不和颜悦色的跟沈括说话。

    “存中啊,想必工坊城有单独的渠道直达陛下。如今我等被汝州接待,消息是如何走漏的,这事还需要朝廷落实……”

    “你看这样行不行?你用工坊城的渠道,将我等现在的情况告知一下官家。我这边也通知一下政事堂。”

    “不管是不是咱们队伍里出了纰漏,先给朝廷表个态。保密法令需要遵守,咱们也需要以示清白。”

    在这风口浪尖上,王拱辰宁愿有些多余的动作,也想先把自己摘清……他毕竟也曾就任汝州,而现在他还拿着他主汝州时呈报给朝廷的数据。

    这事,一不小心,这把火就把自己也烧着了……自己那数字也不真实呀。

    “遵学士言。括这就安排。”

    韩城主临行前说了,工坊城有自己的职责,不得参与朝廷调查汝州之事,只负责清查部分县的田亩。

    可行踪暴露,确实也该通告一声。王学士要求不为过。

    各位看官,是不是觉得这事根本藏不了行踪?或者说不存在不打招呼的调查?

    话说,若汝州无此事,或者说还不清楚问题的严重性,在没接不到朝廷调查之前,不可能整日派人在车站等着,只会在朝廷派员到达府衙那一刻才能知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