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 这一手玩的好-《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这些年,臣工已经不能适应官家一言九鼎的议事格局了。

    一旦纷争,臣工不会从大宋中兴的角度考虑,他们多数人只会担心文官这个团体以及各自的利益能否延续并得到保障。

    现在这些文臣的尿性,富弼也很清楚。

    陛下登基后的这一年多,让富弼相当踏实……

    “什么人在汴梁城内奔马?”

    这应该是七八匹战马的声音,已经很接近皇城了。

    韩琦已经从案桌前起身,眯着眼向外看。

    如今的汴梁守军是新军,将领出自护卫营。纪律严明是整个国朝都清楚的。

    从城门到宫门,如此远的距离,任由战马奔腾,只有一个可能……出大事了!

    西夏?应该不会!这才两年不到,当初官家亲征,虽不至于打残西夏,可他们要想恢复,也不是一两年的事。

    难不成是河北?如果是河北,那绝对是大麻烦。

    北辽可不是西夏可比的!

    先皇新逝,三年不兴刀兵,按理说听闻北辽帝王曾因先皇大行而哭泣,不至于在这个节点挑起战事。

    会是什么急递?

    若不是需要保持政事堂的威信,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说不定这时候不是一个相公出去看了。

    每个人都很凝重。国朝现在需要时间,对上北辽,现在还没有大胜的把握。

    倘若北辽不给国朝发展的时间,倘若北辽趁国朝新旧交替之时扰边,倘若北辽在这时候提出令国朝屈辱的要求……

    现在的官家不是先皇,又处在这样的档口……

    “大理高氏发兵围困矿城!大理高氏发兵围困矿城!”

    听到红翎急递是这样,政事堂的一下放松了……多大事?无非是财货之争。

    不对!大理乃段氏执政,还是与国朝和亲的亲家,绝不会无理由在这档口围困矿城。

    高氏?难不成……

    “高氏谋反,大理内乱,大理已被高氏控制,并发兵围困了矿城……”

    果然……

    “大理与国朝历来交好,当初以兵威在大理境内设矿本身就非君子之道。如今矿城被围,也是预料之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