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七章 姑且的做法-《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2/3)页

    此时的工坊城钱库,真的比朝廷要富太多了。

    就这情况,投资新建几个水泥厂,还需要人入股吗?

    可就是得接受……一切源于需要,治政的需要。

    赵曦想起后世的一句话:当财富达到一定程度时,钱财不再属于自己,而为整个社会代管,以便它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的财富。

    “陛下,如今禁军厢军热衷于改民籍,这股风气在军卒中成风。如此下去,势必会导致更多的信阳军事件!”

    富弼这一次是自请奏对。

    没办法,他没想到这一次的军转民籍,会有如此大的争端。虽然还没摆到朝堂争吵,但私底下各种各样的手段全用上了。

    煽风点火者有之,透门扒窗找关系者有之,甚至导致国朝各军主官营私舞弊,在军转民籍的问题上吃拿卡要,大发横财。

    已经到了不得不治理的程度了。

    这几年,接连的军卒转民,一批又一批的转民军卒,过上了殷实富裕的日子。

    人都是有向好性的,看到原本过乞讨日子的厢军,如今都人模狗样的……国朝的军卒,在羡慕、后悔、懊恼之余,便期盼着有转民的机会。

    长此下去,势必会导致军心混乱……

    富弼是在跟官家奏对,却是看向赵曦……你惹下的,你来收拾。

    不管什么布局,这时候也该着敞开了,别继续憋着了。

    这情况,就是赵曦也有点始料不及。

    怎么说呢,改军制的想法,赵曦是一早就有的,但现在还不到时候。

    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徙木立信而已。偏偏就真形成规模了。

    原本,赵曦的谋划中,是没有被人撇开铺设轨道的,也就有了大批量军卒转民的可能,同时,他会提议整体提高在籍的军卒待遇……虽然国朝禁军待遇不低,事实上与同等级文官差距很大,特别是往上的念想……

    可如今……

    “富相,如今之计,曦以为可在军伍中推行评分制,同时部分工种可接纳军卒家眷从业。”

    “也就是要在军伍中形成一种氛围,积极向上者可优先转民。当然,确保国朝军卒数量,并稳定军心为第一需要。”

    “如今,在各个相关营生中,可优先安排新军……也就是护卫营选兵练兵的军卒家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