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曦本来只是想随便拉扯个话题,拉扯这时代不曾有人阐述过的话题,从而转移一下王安石以及臣工们的注意力。 精英嘛,都有这毛病,都以为自己应该是无所不知的,特别是对学问。 结果,自己把自己也带沟里了。说着说着,就把一些惊人骇俗的论调带出来了。 看到人们的神色不对,赵曦赶紧就拐弯了……幸好没跑多远。 自家就是天委托管理黎民的,这时候自己大言不惭的在这说这些? 最后赵曦硬生生的把尾巴收在了上天上,也就是说,不管怎么做,都得看老天的脸色。 好吧,连赵曦都不知道这前后是不是相悖了。管他呢,先把老王唬住再说。 唬住了,是真的唬住了。 其实赵曦多想了。就这个时代的文人,从心底并没有多少对天地的敬畏之心,都清楚这是个措辞和借口。 应该说除了他老爹在意这个,其他的臣工没人在意。 甚至在士林中不乏有质疑董仲舒那个天人合一论调的。 真正唬住人的是太子殿下所说的一种态度,一种意志,一种决心的说法。 更是被太子殿下这人人一滴水,万千形成汪洋大海的说法给唬住了。 不得不说,太子殿下的一番话,真的挺激励人的,就是这些老油条,也不由的有些触动。 还有什么比团结一心更锋利的武器? 王安石不是被唬住了,是愣住了。 他本来就没有要责问太子殿下意思,他想的更多的是,向太子殿下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 所谓筒车,那只是个由头。他的本意是,由筒车展开,从而可以说到农耕,说到钱监和财政,说到很多很多。 王安石坚信自己会有执宰的那天,所以他专门琢磨过太子殿下的很多事。对于军器监和钱监新址,他是知道的,选择在汴梁城周边水流最湍急的位置,再见今日太子殿下所言筒车组件,他已经想到了筒车的作用。 没想到他只是开了个头,结果太子殿下就噼里啪啦的一通说……不过很好,王安石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帝王,太子殿下的内心,似乎比自己还胆大妄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