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后世是有这样的教训的。 这不是不可能,这些精英,这些相公们,都是阅尽天下人,历尽天下事的主。岂能不明白赵曦所言? “国朝应禁止养羊!” 这就有点过了。再说了,如果朝廷真禁止,反倒是在引导更多的人去养羊了。 国朝对酒管制,你去看看,那个士大夫家里不酿酒?国朝禁止青盐,你再问问西军,那个军头不做私盐生意? 禁和管制,就意味着存在暴利。 “大可不必!诸公,羊毛纺织的的秘法仅此一家,也就是说这是买方占主动权的。采买何人之羊毛,价格几许均是朝廷说了算。” 有时候禁,就意味着放,因为有通道才会禁。如果直接从源头上杜绝了,不禁也没人干。 再说了,就国朝这点疆域,所产出的粮食,也只是刚刚温饱。一个以农为本已经深入骨髓的民族,谁舍得丢弃耕作去养羊? “殿下,此事莫置于朝堂商议了,纺毛线也无需通晓朝堂。不是不相信臣工操守,实乃干系过大,范围越小越有利于达成目标。” 赵曦极度怀疑文彦博有吃独食的想法。 经过议论,谁都知道这可能会有不可估量的前景,自然利润也不必说。 看一个个颔首……就是不于朝堂商议,赵曦也没想着小范围划分。 团结大多数,直至朝堂的多数臣子,都有舍不得丢开的收益在他手里……这是赵曦一贯的原则。 “诸公,曦明白。只是由于铜铁矿,一直到漕运线等等,东宫有些捉襟见肘了。还望诸公莫吝啬,为朝廷大事谋,支援些钱粮。” “另,纺线事宜,乃为妇道人家之为。东宫欲遣赵琴出面操持。随后若赵琴登门,还请诸公告知各位诰夫人,且让她们商议吧。” 都喜欢这一套,文人不言钱货,女人无所谓。那就这样操作呗。 赵祯看着儿子跟相公们流畅的作假,有点不可名状的感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