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一点柴宗训倒不是很担心,毕竟他身边最不缺的就是文人,相信此事不用他亲自开口,王溥等人都会私下找人办妥。 而为了方便大周百姓使用银票,必须建立起一个广泛的兑换渠道,在各个大中小城市和地区设立兑换点,让百姓可以方便地将银票兑换成金银或者其他物品。 “陛下,臣建议在财政部下设立一总管银票的机构,将财政支持、设立兑换渠道等事皆归于其管理,统一发号施令。” 薛居正的考虑是,必须要将银票一事归于内阁管理之下。此话一出,王溥与他使劲观察着柴宗训的表情,见他并无任何恼怒之态,才渐渐松了一口气。 两人当初在商量之时,便定下将银票一事归于内阁管理的决定。在没有禀明柴宗训之前,相当于是从大周皇室嘴里撬走了一口肥肉,两人也怕引起宗室忌惮,毕竟手握天下权,无非兵和钱。 柴宗训的想法也是如此,银票业务涉及民生,绝不能成为一姓私有,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要将其置于天子直管之下,由内阁管理即可。 更何况,柴宗训手握监察院、吏曹院两个监督、用人机构,又掌控着兵权。此次银票首发于军中,往后也可成为户曹军司的一大进账,柴宗训就更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内阁考虑得周全,便另设一部门置于财政部之下,总管银票一事。” 王溥与薛居正没想到柴宗训答应地如此爽快,连忙领旨谢恩。 “此外,朕想加设一条,若百姓愿意自发使用银票,朝廷可以提供一些优惠和奖励措施。例如,可以对使用银票进行交易的百姓提供一定的折扣或者奖励,以鼓励更多的人使用银票。” 柴宗训嘱咐两人,这项优惠和奖励措施只需在银票发行前期执行,待银票的便捷度广为人知时,无需朝廷推广,民间自会对其趋之若鹜。 总之,在古代世界推广银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需要朝廷、商户和百姓等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宣传和推广,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银票,从而促进大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