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新制拟定后,朕觉得必须要与我大周将领同在一处,身先士卒,参与每一项军事议定的决策过程,因此才向韩相公要了这个虚职。朕能亲身与将士们并肩作战,同在一处,并不算是委屈了朕,赵检校不必介怀。” “陛下,新制中的五司,陆军海军臣还能从字面上读懂,但是这火器与侦察、户曹三司,臣实在没有想明白,还望韩相公解惑。”石守信也适时说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 韩通要是早知道自己今天要说那么多话,今早出门的时候就多喝两口水了。 “这火器单指杀伤力极大的火枪、火炮等,因威力巨大,需单设一军。侦察司则顾名思义,指的是收集敌军情报,为我军提供战略信息支撑。户曹则是我军的后勤部队,统管配发各类军需用品。” “陛下,臣对其他内容都无异议,只是这战区一制,是否会造成我大周陷入外重内轻,亦或是穷兵黩武的局面?”慕容延钊提出的问题比较客观,他害怕大周也像唐末一般,边境藩镇权力过大,导致中枢完全没办法压制。 “就让朕来回答你的问题,唐末藩镇皆因节度使掌握了财权、兵权,而我大周现在的战区指挥使,只有领兵之权,若无战事,则只负责指挥联合军事演练,提高各军司协同作战的能力,并不足为虑。至于穷兵黩武,朕只知道,若是战场上打不赢的,谈判桌上也不会谈得拢,自古以来都是谁的拳头硬谁说话。” 柴宗训一言,令慕容延钊瞬间顿悟,如今四海未定,柴宗训所改之制,只有利于日后大周的统一与发展,自己与陛下相比,确实显得过于保守了。 “臣多谢陛下解惑。” 今日这场朝会一直讨论到了午时,剩余的大臣皆是对一些细节存疑,柴宗训见时间不早了,只好令众文武递上奏本,透过文字一一解答大家。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