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傍晚的翠花胡同,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 快要十一月的时间,京城的天气已经开始冷了起来。 又快到每年冬储大白菜的日子了,胡萍姑也忙碌了起来。 要说最悠闲的,还要数陈梨花。 她所在的粮食局,几乎没有什么事儿了,只因为现在已经年底了,粮食分配什么的,早已经结束了。 至于说更早的粮食运输等工作,也已经完成了。 稍微忙碌的时候,就是九十月份那会儿。 那个时候,不管是春小麦还是南方的水稻等等,都是刚收成没多久。 所以,即将进入十一月份的时间点,当然没有什么事儿了。 餐桌上,云婉裳和胡萍姑都十分笃定,于沫离就是怀上了,因为大姨妈已经快俩月没来了。 后者也是忙晕头了,所以连自己大姨妈的事儿,都给搞忘记了。 估计她自己还暗自庆幸呢。 毕竟没有了大姨妈的话,那她能够省很多事儿呢。 陈国华对她的粗心大意,也是挺无语的,但也更加心疼。 以他的聪明,自然不难理解,为什么于沫离要那么拼命了。 当然是希望不会被陈国华落后太多。 虽说陈国华一直安慰她,让她没必要把自己整那么辛苦。 但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枕边人那么厉害还那么努力,她凭什么不努力呢? 拖不拖后腿的事儿,于沫离确实没有放在心上。 她更多的是想要试一试,努力一番罢了。 再说了,学医这件事,对家里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儿。 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什么才是绝望。 上次在解放军总医院的时候,如果不是陈国华及时通知了季文梅的话,那么那天她还会痛更长的时间。 但,如果当时,家里还有其他医生,那么这件事就变得十分简单了。 这就是她如此努力学医的原因之一。 吃过饭之后,陈国华就让闫守春开车,带着他媳妇,直奔季文梅家里。 龙康侯当然是坐在副驾驶上的。 虽说他不怎么言语,但保护陈国华的安全,是他的工作。 尽管陈国华现在是带着他媳妇去看病,算是公车私用了。 但其实,这个时代,真没有那么多讲究。 季文梅家中,于沫离收回了的雪白手臂,俏脸有些红润。 只因为她刚才被季文梅给训斥了。 谁让她学的知识都不知道学到哪里去了,自己怀孕了都不知道? 通过脉象来看,都已经两个月了呢,估计是陈国华前往白云城之前,也就是八月下旬那会儿,就已经怀上了。 这么早就已经怀上了,结果粗心大意的于沫离,愣是没发现。 确认了怀上二胎之后,陈国华也是很开心,可旋即又有些担忧。 毕竟于沫离还那么小,身体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消。 万一真落下什么病根,可就难办咯。 “梅姨,您这边有没有什么保胎调养身体的方子啊?我想给茉莉补一补.” 兴奋之余,陈国华只好赶紧找补起来。 也许这个时候,也就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于沫离的身体变得更好一些了。 于沫离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他的心意,但嘴上还是不服输地说道: “我哪里需要调养身体啊?我好着呢.” “是是是,你的身体好着呢,我们都知道,这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对吧?” 陈国华赶紧跟哄孩子似地哄着她说道:“你现在又怀上二胎了,你身体是很好,但宝宝也需要营养啊,对不对?” 见他们小两口又在自己面前撒狗粮了,季文梅笑呵呵地看着。 小两口都这样,动不动就要拌嘴几句。 在季文梅家里待了半小时多,陈国华留下礼物,这才带着于沫离离开了。 尽管季文梅每次都不收钱,但该给的礼物,不能够少。 现在谁家都缺粮食,所以给点粮食,准没错。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他当初在五九年之前,冒险多采购粮食的重要性了。 虽说他现在有闫守春和龙康侯两人守着,是非常清楚陈国华去外面买了什么东西的。 但他每次都是从家里拎着一个袋子出门,陈小月她们知道他是从地下室里面拿的。 可龙康侯他们两人又不知道。 而且陈国华拎着的袋子,里面装的是啥,他们也不是全都知道。 毕竟,陈国华每次都是自己拎着袋子,而不是让他们帮忙。 也因此,现在空间里有那么粮食、肉、蔬菜等等,陈国华当然会酌情拿出来了。 否则的话,今年过去之后,明年再过去,那么这个难关也就过去了。 到时候的话,空间里面的粮食,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有‘价值’了。 回到家里,于沫离这才小声地对陈国华说道: “国华哥,伱是不是又给老师留了粮食啊?” “嗯,怎么了?” “老师都说了,每次你去都留粮食,说是下次你还这样的话,就不让你提着袋子登门了.” 话到这里,于沫离又好奇地问道: “国华哥,你到底留了多少粮食啊?” “没多少,也就是两斤面粉和五斤红薯而已” 这点粮食看似很多,实际上真没多少。 对于空间里的上万斤粮食来说,真的就很少。 何况,家里每月最多只需要陈国华从空间里面匀出来三百斤粮食、肉蛋等。 因此不是很多。 “这么多?” 于沫离却惊呼了起来,旋即又担忧被人听墙根,马上捂嘴,更小声地跟陈国华聊了起来。 主要还是好奇地下室里面的粮食到底有多少? 地下室的粮食,除了陈国华和三小只经常去之外,其他人都没有去看过。 毕竟家里做饭的就是陈小月她们三小只和胡萍姑,就连陈梨花也很少动手。 而于沫离这个新媳妇也想动手来着,奈何嫁过来没多久,便怀上了,所以她也是较少去厨房的。 不是说她不去,比如还没结婚之前,她也是经常跟着干活的。 只不过她都是忙活些轻省一些的活计,炒菜什么的,就不是她了。 要不是陈小月现在还小,还没嫁人的话,往后只有陈国华他们一家几口人的话,烧火做饭可能会是一个问题。 但就目前来说,这一大家子估计都会住一起。 在陈援朝还没长大之前,恐怕陈国华也不会跟胡萍姑她们母子俩分家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考虑过。 毕竟胡萍姑自己也有工资收入,平时在家也都会帮着做家务。 因此在这个家,关于这些鸡零狗碎的事儿,还没有。 陈国华没跟于沫离细说地下室那些粮食的事儿,反正够吃就行了。 眼下最要紧的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刚才一家人也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一个个都十分开心。 但由于夜色已深,所以大家也没有聊多久便各自回房睡觉了。 转眼第二天,芯片的缺陷测试工作如期进行。 相对比较完美,只有两枚芯片是因为机器操作的原因,导致无法通过缺陷测试。 其他都是合格的产品。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这些芯片工程师,都是陈国华精挑细选出来的研究员,一个个的实力都不差。 解决了芯片问题之后,那么接下来需要做的研究,相对来说就简单很多了。 众所周知,计算机主要是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个部分组成。 控制器和运算器这两大部分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中央处理器了。 而陈国华对于构造这两大板块的技术,早已经熟门熟路了。 去年完成的晶体管计算机项目,除了运算器的部分元器件之外,控制器、存储器等,陈国华都亲自参与过了。 因此,今年二月份,振华研究所成立之后,相关制造设备也从107工厂等兄弟单位那边采购回来了。 然后直接对这些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之后,便可以制造出陈国华想要的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等设备了。 就连显示器这样的大家伙,陈国华也安排林志武他们给研制了出来。 现在就差个鼠标和存储器了。 鼠标这东西是由光栅座、按钮、电路板等组成。 制造这些元器件的话都很简单,相对需要注意的是零部件的拼装工作。 因为涉及到拼装的话,需要使用到钻台机、焊床、拉床等设备,以及各种工艺。 整个振华研究所那么多人,确实没几人能够玩得明白这些玩意儿。 所以为了把鼠标制造出来,只能是从985工厂等兄弟单位借人了。 由研究员进行技术指导,毕竟涉及到的印制板、拆装组件、缝接等制作工艺,所以还需要进行技术指导才行。 工人师傅会亲自操作,拼装之后,还会进行完善细节,以保证零件精工度、密封和高精度。 鼠标的整体制造技术工艺,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稍微有点难度系数的还是存储器芯片。 实验室内,陈国华跟众人进行技术分析,这是在开始研制之前的技术研讨。 与其说是研讨,不如说是他的上课时间。 “之前我在关于计算机存储器概论里面有提到过,关于随机随取存储器,我们今天要研制的存储器就是这一种.” “这个其实就是主存,就是与中央处理器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万庆萱同志,还记得它有什么特性吗?” 听得正认真的万庆萱闻言,马上就回答道: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以随时读写,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 “好,很不错!” 陈国华赞赏地点点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