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有风有雨是常态。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陈国华都深知这句话。 上辈子,没有那么多波澜起伏,更谈不上什么轰轰烈烈。 但仅仅只是一则裁员的通知,便足以将平静的生活打乱。 如果只是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那么被裁员之后,反而更好,毕竟这样的话,裁员之后还能领取赔偿金,然后潇洒快活一段时间。 可若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那么必须得稳。 只有这样,人生才没有那么多鸡毛蒜皮,才没有那么快被消磨掉棱角。 裁员就意味着风险,意味着不稳定。 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绝对不是中年人想要的生活,因为这样会脱离掌控。 不管是三四十岁,还是四五十岁,都已经没有更多的精力去追求什么刺激。 稳定才是一切! 上辈子的陈国华,经历过裁员风波,也经历过失败的婚姻,当然也重新振作了起来。 这就是所谓的有风有雨是常态。 而风雨无阻则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 人,可以意志消沉,也可以抱怨生活,但必须懂得自愈。 不要忘了大雨滂沱却没有伞的日子。 就好像现在的陈国华,看似身处高位,但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呢? 越是处在高位,越是害怕摔倒。 因为人得到的一切,就不想失去它。 一旦失去了,想要重新夺回来,那是很难的。 这便是陈国华为什么不能够原谅童敬之他们这些人的原因。 至于他为什么不去报仇,呵呵,那是因为西伯利亚冷风快要来了。 与其他现在费尽心思去复仇,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十分糟糕,放眼望去都是鸡零狗碎,还不如静静等候。 到时候起风了,顺手推一波。 甚至都不需要他去推动,那些人就会倒下了。 蘑菇蛋科研项目离他很远,但又很近。 邱宗岳拿出来的纸条,赫然就是秦元勋写的一句简单的话。 话,很简单,只是一句。 但内容一点都不简单,因为文字越少,信息量越大。 否则的话,秦元勋也不会拜托邱宗岳帮忙了。 看完纸条上面的内容之后,陈国华沉默了半晌,道: “领导,那就后天上午吧。” 确实没办法拒绝,但这只是跟蘑菇蛋的设计层面的数学问题。 要知道,蘑菇蛋的球形体,要求十分高。 因为这是困着恶魔的结构,如果它不够稳定,那当然会让恶魔爆发出来,后果没人能够承受得住。 而这个结构,不仅仅只是考虑设计的问题,毕竟,如果只是那么简单的话,随便一个球形就可以了呀。 类似西瓜、乒乓球、地球仪等这样的球形体,全都可以的。 只可惜,这玩意儿是蘑菇蛋,可不能这么简单。 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比如是否能够制造出如此球形的装置材料。 在数学当中,拓扑学只是几何学的一门数学分支。 它是研究图形在连续变形下的不变的整体性质的一门几何学。 换句话说,它仅仅只是考虑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而不是考虑它们的形状、重量和大小。 因此,在陈国华求证庞加莱猜想的过程中,才会延伸出了众多的类似引力场、流形性质、奇点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必须经过严密而精确的计算,才能够解决。 “好,我果然没看错你,那就这么说定了。” 邱宗岳闻言,顿时大喜。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 “国华,辛苦你了,我就不打扰你了。” 说罢他就起身离开了。 这个时候,陈国华才看到,对方居然已经把饭盒里面的菜都给吃光了。 好家伙,真不愧是当兵的,吃饭速度,那叫一个快呀。 关于这一点,陈国华在家吃饭的时候,就最清楚了。 摇摇头,他没有说什么,而是在吃过饭之后,扭头就去办公室歇了一会儿。 一个下午,陈国华都是在实验室经过的。 有了他的加入,好几个实验室的研发进度,都快了不少。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 这天上午,陈国华正在实验室里面,跟众人解说关于芯片设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之前我们就说过了,需要用一种选择性强的湿法刻蚀,也就是一种混合液,来清除掉不需要的金属淀积层,留下栅极及其他需要做硅化物.” “在深亚微米器件中,我们需要降低其接触孔的欧姆电阻,以此来减少由于尺寸降低带来的相对接触电阻的提升。” 说罢之后,陈国华便让他们开始进行试验测试。 而这个时候,门口却站了两人。 邱宗岳和秦元勋两人已经过来了。 后者看到陈国华的时候,当即便十分热情和崇拜地打招呼。 “陈主任,我真的后悔之前没有跟着伱们前往白云城参加报告会,否则的话,我现在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 陈国华闻言,笑呵呵地跟对方客套谦虚了几句。 三人回了办公室,毕竟这边是实验室,不好在这么展开来说。 办公室内,只有陈国华和秦元勋两人。 后者是实干派,不是溜须拍马之辈。 所以,简单寒暄两句,马上就直入正题,开门见山地询问了起来。 “陈主任,想必您前天也都看到了我写您的那张纸条,关于这个球形体的设计问题,我现在跟您再详细地说一说要求.” 书桌旁边,秦元勋拿着铅笔,在纸上把问题和形状写了出来。 看到题目之后,陈国华一直在沉思着。 即便他已经攻克了庞加莱猜想,但对于设计蘑菇蛋装置的数学问题,也是格外谨慎的。 他没有马上回应秦元勋的问题,而是在沉思了几分钟之后,才跟对方讨论了起来。 其实,他是在搜索生物硬盘里的相关信息。 原子核学这东西,果然是存在的。 毕竟生物硬盘应该是按照人类在面对地球毁灭时所制作出来的人类种族复兴的超级硬盘。 这玩意儿里面就记录了众多关于人类有史以来的科技,完全记录了所有的详细技术,即便是更加古老的一些技术资料,都可以找到。 有点类似百科全书式的一个信息硬盘。 “不行,不行,陈主任,您说的这个太先进了,以我们现在的工业水平,根本制造不出来这样的装置.” 秦元勋听完陈国华的话之后,顿时摇头说道: “我承认,您这个方案十分完美,我也很赞同,但是我们现在的技术水平,达不到啊” 说到后面,秦元勋的表情,便十分苦涩。 陈国华顿时沉默了。 是啊,搞这些科研,还真的就是目前人类地球上,最为高端的科技了。 这种大杀器,按理说不应该出现在地球。 或者说,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 可它的的确确已经出现了。 人类在面临各种绝望式的压力时,总是能够爆发出超出其本身十几倍的创造力。 所以,科技树的发展,十分迅猛。 原时空的历史上,为毛戈兰高地、美索不达米亚等地区,总是能够发生战争呢? 真正的实情,自然是因为那位警察喜欢以大欺小呗。 而十分明显的一件事,那就是亚洲东部地区,半岛这个地方,那位警察却是不敢说什么呢? 那是因为,如果警察真的敢动手,人家就真的会把火星炮扔到北美大陆上空。 到那个时候,难道警察蹲在家里看烟花吗? 这就是所谓的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可用的区别了。 所以作为双标狗,北美那位警察可谓是以大欺小的惯犯了。 而人家半岛能搞出来火星炮这样的大杀器,虽说比内地晚了很多年。 但也是人家憋出来的。 可没人帮忙啊。 陈国华沉吟了一下,道: “秦同志,我认为这不是大问题,这个方案可以拿出来,如果说是制造的问题,我在材料领域也有点研究,要不你说说看,是什么样的要求?” 秦元勋闻言,顿时诧异地看了对方一眼。 来之前,邱宗岳就已经叮嘱过他了。 眼前这位小爷,完完全全就是按照自己的脾性来搞科研的。 并且一直以来,都十分抗拒蘑菇蛋的研究,现在是咋了? 只不过,诧异归诧异,他还是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当即便跟陈国华陈述了一下关于蘑菇蛋装置材料的相关要求。 然后用热切、期盼的眼神看着陈国华。 “这种材料的话,既要能够承受高温、高压、腐蚀等极端条件,那么目前我们能够找到的应该是锆及锆合金材料,对吧?” 听到陈国华的话,秦元勋瞪大了眼睛: “陈主任,您之前在我们科研单位的核材料项目组,担任过职位吗?” 如此机密的信息,陈国华到底是如何知道的啊? 要知道,这可是蘑菇蛋项目啊。 保密级别,排在第一位。 陈国华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指了指自己的大脑,道: “我的记忆力还算不错,化学层面的所有元素的资料,我都很清楚,而且秦同志,你应该知道,我之前在北汽制造厂的时候,曾经成立了一个碳纤维研究所” “而且前段时间,我也跟京城钢铁厂等几家单位,合作研发过一种新的钛合金材料” “所以,我知道你们需要的这种高要求的材料,而且还需要具备防核辐射的材料,首选的必然是锆了.” 作为原子时代的第一金属,锆及其锆合金材料,是发展核电、核动力舰船不可替代的关键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 所以,陈国华提到这一点,很正常。 只不过,秦元勋却是感到十分吃惊了,毕竟没有接触过的人,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玩意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