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报告会下(求月票)-《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3)页

    见陈国华半晌没吭声,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

    同为聪明人的陈省身,很快就知道了陈国华的意思。

    只能够叹了一口气,无奈地坐了下来。

    他没有提问什么数学问题,因为卡拉比-陈国华定理已经确定了。

    陈国华写的论文,已经征服了现场的大部分人。

    或者,到现在为止,能够彻彻底底看得懂论文的人,也就是十来人罢了。

    但这就足够了。

    越是高深顶尖的论文,普通天才想要研究的话,得花好长一段时间了。

    “那好,大家休息二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后,我们开始进行下午的报告会.”

    陈国华没有回应陈省身的话,而是笑呵呵地如是说道。

    现在时间还早,十点不到的样子,完全可以把下午的报告会提前。

    大家听到这里,顿时都高兴了起来。

    邱宗岳马上就把陈国华拉了过来,悄咪咪地询问道:

    “刚才那位哭着的博士,你有没有把握把对方留下来?”

    听到对方的话,陈国华看了一眼尤金尼奥卡拉比这位意呆利数学家。

    后者的资料,很快在他大脑一闪而过。

    “领导,只怕很难,人家为了加入北美,亲自参加了二战,并且人家现在也已经结婚生子了,难!”

    见陈国华摇头,邱宗岳不由遗憾地啧啧说道: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博士.”

    陈国华无语地甩了对方一个白眼,真是什么人都要啊。

    类似卡拉比这样的数学家,陈国华并不稀罕。

    如果可能的话,搞掂一个陈省身,抵得上十个卡拉比。

    何况,埃尔德什这个人的实力也不差,搞掂他的话,也已经很厉害了。

    得陇望蜀可不行啊,否则的话,很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反正现在来说,陈国华最有把握的是埃尔德什和霍曼德尔两人,其他人的话。

    再说吧!

    很快,二十分钟转眼即逝,陈国华便开始了创造了曲率流这个数学工具的证明论文的报告会。

    不管是刚才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工具,还是关于几何结构的曲率流这个数学工具,都是关于三维庞加莱猜想的主体部分内容。

    “大家应该看过我的第四篇关于三维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这篇论文里面,我构造了一个几何结构.”

    “通过这个工具,可以把不规则的流形变成规则的流形,具体的证明过程是这样的.”

    黑板前,陈国华拿着黑板,一边写出那些数学符号,一边讲解道。

    台下,很多人都听得十分认真。

    因为这就是关于封顶前的全部内容,一旦证明,几乎就可以确定,仅仅只剩下最后的封顶了。

    搞定封顶之后,整个庞加莱猜想就变成庞加莱定理了。

    只不过,这个定理是不是在庞加莱后面加上陈国华的名字,那就不知道了。

    埃尔德什兴奋到脸红,目光死死盯着黑板。

    他感觉到这些数学符号就好像会跳动一样,活了过来一样。

    不规则的流形变成规则流形,这得是多么厉害的工具啊,必须得好好听着。

    邱宗岳却听得昏昏欲睡。

    陈国华讲述的每一个字,拆分开来,他都能够听得懂,数学符号听不懂。

    但这些字跟数学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完完全全听不懂了。

    所以他根本听不进去,又没办法自动屏蔽。

    同时他还没办法离开大礼堂,只能够硬生生地守着。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曲率流这个数学工具的全部证明过程了.”

    陈国华淡淡一笑,转过来,看向众人,道:

    “现在时间还早,距离十二点还有半个小时,所以大家可以抓紧时间提问.”

    当即,埃尔德什第一个站了起来。

    “陈,你真是太伟大了,你的想法天马行空,比肩欧拉、戴维希尔伯特.”

    “我的问题是关于这个几何结构,如果它进行空间变换的时候,是否会出现无法控制走向的点?”

    此问题顿时让大礼堂内的众人都愣住了。

    陈省身、盖尔范德等人全都皱眉不已,大脑疯狂运转,似乎这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此时的陈国华,也同样皱眉。

    然后一声不吭地转身,在黑板上面开始计算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陈省身等人都惊了一下,然后看向了黑板这边。

    埃尔德什直接站了起来,表情十分激动。

    却是因为挡住了后面达文波特、克劳斯费里德里希几位数学家们的视线,顿时引起了公愤。

    重新坐下来的埃尔德什,目光依然没有离开过黑板,只因为陈国华已经写了不少符号。

    “嘶,这位陈大佬的脑子也太厉害了吧?运算速度应该比计算机还要强大了.”

    后排位置的几位硕士、博士们,只能干瞪眼。

    他们不是很懂,陈国华到底在计算什么。

    可是按照他写出来的符号,也能大概懂一点点。

    但,就是这一点点,也直接把他们给震惊住了,这不就是他们老师在办公室里给他们讲述过的定理嘛。

    好家伙,原来还可以这么应用呢。

    只不过,后面的那些内容,他们就完全看不懂了。

    而此时他们的老师,也就是中大这边的数学教授郑曾同,此时却已经突然放松了下来。

    “靠,根本跟不上他的速度,老夏,你怎么样?能不能跟得上?”

    夏敬农闻言,也颓然说道:

    “你都不行,我怎么能行?我年龄比你还大呢,思维早就跟不上了,现在的年轻人呀,真是了不得”

    郑曾同是一九一五年生人,清华大学毕业生,先后在西南联大、厦大等多所学校任教。

    后来又前往北美那边留学,拿到了博士之后,于一九四六年回国,在岭南大学、中大任教。

    目前是中大数力系概率统计教研室主任,同时也是中科院数理学部委员。

    在数学这个领域,郑曾同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

    按理说,今年已经四十五岁的郑曾同,还算年富力强,应该是可以跟得上陈国华的思维才对。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陈国华的大脑运算速度太可怕了。

    比他们知道的计算机运算速度还要牛逼。

    在这个领域内,恐怕也就是陈省身这样的学术大牛,才能够与之比肩了吧?

    身后不远处的几个硕士、博士生们,听到他们老师和夏教授的对话,直接就蒙圈了。

    老师他们也跟不上?

    嘶!

    众研究生们看向黑板前,依然奋力地书写的陈国华,更加崇拜和尊敬了。

    同时心里也泛起了嘀咕:明明陈国华也才十九岁,为什么他可以这么厉害?

    可怕!

    在看到埃尔德什又突然猛地站起来的时候,邱宗岳还以为对方要搞事儿呢。

    没想到对方只是为了更好地观看陈国华写的文字?

    邱宗岳撇撇嘴,他也看了一眼黑板,顿时目眩头晕了起来。

    这些符号跟茅山道士那些人写的鬼画符有什么区别?

    都不是人能够看得懂的玩意儿,真不知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符号,而且还有人能够看得懂!

    奇怪!

    旁边的吴文俊,此时已经浑身激动了起来。

    见他这么激动,邱宗岳好奇不已:

    “吴教授,你怎么了?”

    “领导,您别吵!”

    什么?

    邱宗岳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下一刻,他自己就泄气了。

    跟这样的人有什么好争的呢?

    刚才都已经领教过了两次,万一对方又给他再来一次说一半不说一半,岂不是要把他给急死?

    维布伦的眼睛已经眯了起来,盯着陈国华的背影,目光再次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这个陈国华太危险了,居然因为埃尔德什的一句话,就激起了灵感?还是说他原本就已经知道了这一点?”

    但不管怎么样,此时的陈国华,危险等级又被他抬升了不少。

    就在这个时候,陈国华突然喃喃自语地说道:

    “不对,这些点,根本无法控制”

    台下,埃尔德什、陈省身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因为陈国华嘴里的这些点,已经被陈国华验算过来了,它们根本无法被控制。

    无法掌控它们的动向,那么就无法给庞加莱猜想进行封顶,从而彻底证明庞加莱猜想。

    所以说,埃尔德什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也因此,陈省身抽空看了一眼埃尔德什,后者绝对已经深入研究透彻了陈国华的论文。

    甚至已经计算过这些点。

    毕竟刚才陈国华在讲曲率流这个工具的时候,埃尔德什已经完全掌握了。

    既然已经掌握了,埃尔德什作为一个把追求数学真理作为自己毕生目标的人,肯定已经利用这个曲率流来进行空间变换,从而给庞加莱猜想封顶。

    只不过,非常明显,埃尔德什应该也是遇到了同样类似的问题。

    所以无法直接证明庞加莱猜想。

    当然,如果庞加莱猜想真的有那么容易被证明的话,那么从一九零四年被提出来的这大半个世纪里,有那么多数学家前仆后继,不可能没人证明不了。

    可事实上,有那么多想要去攀登这座高峰。

    在陈国华发表的这些论文之前,却没人能够把基础给完全堆砌起来。

    更别说这栋建筑的整体以及封顶这个最后的步骤了。

    现在,陈国华好像是要发起冲击了。

    “不对,不对”

    自语之后,陈国华又把黑板上面的验算过程,准备把它们全部擦干净了。

    段学复和吴文俊两人连忙上来帮忙,主持人和工作人员,这个时候才如梦初醒,赶紧上前帮忙。

    但他们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弄错了。

    而有人帮忙之后,陈国华就直接拿起粉笔,直接在黑板上,重新开始运算了。

    “只要掌握了这些点的动向,那么庞加莱猜想就可以被证明了.”

    台下,埃尔德什、陈省身他们十多位顶级数学家们,瞬间也激动了起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