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纷至沓来、阴魂不散(第四更)-《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3/3)页

    “华所长,是这样的,我们已经研制出来了第一枚芯片,想邀请您过去看看”

    “这个事情的话,你们自己先进行测试吧,我最近几天可能都没空,实在不行,你先去找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领导,他可以协助你们”

    华罗庚的话,顿时给闵乃大几人泼了一盆凉水。

    好家伙,芯片都拿出来了,居然没有引起重视?

    到底是什么事儿,居然比他们的芯片还更加重要?

    可,还别说,对于现在的华罗庚来说,自然是即将要召开的学术报告会更加重要。

    不仅仅是数学研究所十分重视,就连文津街这边也都非常重视。

    按理说,闵乃大他们也应该听说过这件事才对。

    见他们面色有些僵硬,华罗庚只好解释道:

    “我们明天就要前往白云城了,时间很紧,所以现在肯定没时间再去你们材料科研所那边”

    闵乃大等人顿时惊讶了一下,吴几康直接问道:

    “华院士,难道是报告会还能够正常举办?”

    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华罗庚等人的不满,吴文俊更是冲吴几康怒目而视。

    后者顿时心中一慌,暗骂自己怎么就一时嘴快了呢?

    赶忙解释道:

    “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报告会这么快就要举办了呀”

    场面一时间有些尴尬!

    陈景润和王元他们都十分无语地看着吴几康。

    好家伙,平时计算机研究所有什么问题了,就直接找他们数学研究所这边帮忙。

    现在这个时候,用不上他们数学研究所了,就可劲儿埋汰是吧?

    就算不待见陈国华,也没必要这么踩人家吧?

    更何况,人家陈国华的写出来的论文,在国外的影响力可谓是非常巨大的,算是给内地争回了不少脸面。

    吴几康刚才这句话,要是被老外听到了,不得让人想起一个词:同室操戈!

    那就真的贻笑大方了。

    不过,同室操戈这四个字,在后世某些央格鲁撒克逊后代手中,还真是被玩出了花儿。

    毕竟这些人总喜欢在媒体上面说,内地人特别喜欢搞同室操戈,然后他们没有人权。

    嗯,这个解释,就是如此清新脱俗!

    尴尬的气氛过后,华罗庚有些无语地瞪了一眼吴几康,然后简单说了一下情况,接着便让他们自己忙去吧。

    闵乃大几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离开数学研究所之后,他们几人脸色还是那么难看。

    “居然真的让陈国华召开报告会?他的论文真有那么好吗?”

    几人一边往办公室走,一边议论着。

    他们都看过陈国华的论文,尽管他们挺讨厌陈国华的,可该关注的时候,还是会关注。

    自从去年九月中旬之后,陈国华暂时停职了,无法继续搞科研工作。

    摘了材料科研所这个胜利果子的闵乃大、吴几康和祝永年他们几人,都感觉打了一个大胜仗。

    虽说他们都应该感谢当初那位写举报信的邓韵秋,以及有关部门的童敬之。

    但是,他们还是更多地认为,这是陈国华自作自受,自己亲手把自己给埋葬了。

    今年二月份之后,陈国华进入振华研究所,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所以闵乃大他们也不知道这件事。

    加上鹿乔山催促着陈国华撰写数学论文,导致闵乃大他们一直误以为陈国华真的只是一个写论文赚稿费罢了。

    然而,就在他们都以为陈国华只是一直写论文赚生活费,就很一直搞纯理论研究的时候。

    却没想到一两个月前,从华罗庚这边意外得知,陈国华居然要召开学术报告会了。

    好家伙,这可是学术报告会啊!

    能是一般人能够召开的吗?

    于是,闵乃大他们赶紧找到陈国华之前发表的论文,结果,看不懂。

    作为计算机研究所的专家教授,按理说,他们对数学也不陌生,不说是跟那些纯理论研究的数学家差多少,但也不至于差那么多吧?

    何况,陈国华还只是一个十九岁的年轻人罢了,难道他写出来的论文,很厉害?

    总不能说,陈国华在数学领域的纯理论研究层面,也是一位顶级数学天才吧?

    要知道,陈国华在应用层面的科研领域,已经是天花板级别了。

    结果被迫停职之后,搞纯理论研究,还能够玩出花儿来。

    简直让人难以置信啊!

    所以,闵乃大他们无法接受啊,这怎么可能呢?

    甚至他们还去找过数学期刊的主编鹿乔山,询问有没有可能是陈国华抄袭啊等等之类的。

    只可惜,鹿乔山当时就怼了他们一句:你们要是也能够抄袭出这样的高质量论文,我保证给你们出版,让你们出大名。

    搞笑!

    这可是数学论文,可不是一般的论文,抄袭?

    内地可是有华罗庚、段学复、吴文俊等这样的数学家坐镇的,他们这些人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

    如果真的有抄袭,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

    至于说抄袭国外的?

    好家伙,陈国华都没有去过国外,如何抄袭?

    所以,闵乃大他们不得不承认,陈国华写出来的论文,确实很厉害。

    虽说心里还在自我安慰:陈国华就是走了狗屎运罢了。

    但人家确实是要召开报告会了,再酸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只不过没多久,他们又听说了,华润公司这边收到的回复确认函仅仅只有三十多份。

    当时知道这个消息后,祝永年、吴几康等人差点没放鞭炮庆祝呢。

    好家伙,三十几人的报告会,那也可以算是报告会吗?

    怕不是要贻笑大方啊。

    而且到时候未必能有这么多人前来呢,所以这个报告会更有可能是办不成了。

    结果却没想到,现在都马上九月份了,居然又说报告会如期举行?

    并且刚才看华罗庚他们如此郑重其事的样子,只怕这一次的报告会,不简单呐!

    可知道归知道,他们又能够怎么办呢?

    物理研究所二部这边,闵乃大他们过来找到王树迎了。

    后者正在忙碌当中呢,晶体管计算机由于超负荷运转,又死机了。

    其实,之前陈国华来维修的时候,就说过了,最好不要长时间不间断地运转。

    特别是一些大量的运算公式,很容易导致计算机死机的。

    毕竟现在的晶体管计算机,仅仅只是百万级别罢了。

    如果想要更快运算速度的计算机,只能够等陈国华他们这边了。

    “你们真的研制出了芯片?”

    当听到闵乃大他们的汇报之后,王树迎顿时大喜。

    得到祝永年、吴几康几人的确认之后,王树迎马上进行安排了。

    一旁正在排查着计算机故障的秦元勋,此时也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他不是搞计算机研发工作的,但他却是负责计算机的管理,所以对于芯片这样的东西,也不陌生。

    前年的时候,陈国华就提出要搞集成式计算机了,只不过当时没弄成,反而是先研制出来了晶体管计算机。

    今年才调入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秦元勋,自然也是听说过这些事儿的。

    此时听到是闵乃大他们先一步把芯片给研制出来了,当然很好奇啊。

    秦元勋接触过好几次陈国华,知晓后者才是真正的科研人才。

    或者,更准确来说,陈国华在应用科研层面的研究比一般的专家教授还要厉害很多。

    可现在却不是陈国华优先拿出芯片,而是材料科研所的闵乃大、吴几康和祝永年他们。

    这就让他有些吃惊了。

    不过,会不会是水货啊?

    毕竟闵乃大他们之前的名声,可不是很好。

    王树迎显然管不了那么多,他想着的是进口完成测试,然后应用在新的计算机上面。

    很快,芯片就完成了测试,可以直接安装在晶体管计算机里面进行下一步测试了。

    目前来看,一切都还好。

    直到计算机开机,进行一番测试之后,全场顿时欢声雷动了。

    因为安装了芯片的计算机,运算速度,首次突破了一百五十万次。

    这样的运算速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几乎所有人都备受鼓舞。

    “可惜啊,这枚芯片里面只能够放入十五枚晶体管,否则的话,运算速度还能够突破到两百,甚至是三百万.”

    闵乃大不由有些遗憾地想道。

    如果他们能够研制出多栅晶体管技术等相关辅助技术的话,那么还真的有可能做到。

    只不过,他们的能力就这样,还能如何呢?

    众人十分高兴地庆祝着,但就在这个时候,王树迎让人帮忙再进行第五次测试的时候。

    由于输入的运算公式过大,计算机再次陷入超负荷运转状态。

    嘭!

    在电路发生一阵火光之后,显示器画面也随之黑掉了。

    嘶!

    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什么会这样呢?

    王树迎、程孝刚等人的表情,顿时都十分难看,又一台计算机停止工作了。

    好家伙,物理研究所二部拢共也才五台计算机啊,再怎么烧下去的话,有几台能够烧的?

    就这,还是托陈国华的福,不然的话,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个时间点,二部最多就只有两台计算机。

    “闵教授,你们的芯片也不是那么厉害的嘛,也只是一百五十万次,就不行了比之前陈国华说的,差远了”

    后面这一句补刀,直接让闵乃大、吴几康他们破大防了。

    又是陈国华!!!

    咋就阴魂不散呢?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