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王元吉把答案想得太多太复杂了。 其实从兵部尚书余禄的内心来揣测。那就是这些兵头大将,不是不喜欢称王,不是不喜欢拥兵自重甚至割据一方。 实在是他们不敢,因为刘塘虎这位天下名将的前车之鉴在那里。举国之兵三十几万都打不过安小山的十多万人。 一战而败,再战身亡。十四日之间攻破京城。 这种战斗的记录,任何一个将领都心知肚明,他们做不到也扛不住。 明知道打不过还要去试试,那不是贱皮子是什么? 这事可不是失败之后道个歉就能解决的,那可是身死族灭的大事啊。 人心很复杂,权势人人都爱,自立为王也很诱惑。 但是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扯淡。 说到底,朝廷只能给他们东西,安小山能要他们的命。 东西可不要,但是命一定要留着。 这是最朴素的观念了。 王元吉终究是个文官,根本没想过这么简单朴素的道理,当兵的只认识拳头。谁拳头大就听谁的。 “仅仅是因为打不过?”王元吉苦笑着问道。 “是的,简单而直接。定北王手里有十五万军队,占据江阴粮草军械可以支持一两年。而且少府和捕鱼监暗中支持,左相认为天下谁能与之争锋?” 余禄说道。 “难道我错了?”王元吉苦涩地说道。 “左相没错,要说错,让兰城离开那一刻就已经错了。兰城带兵离开京城就彻底失控了。左相又有什么办法?” 余禄苦笑着说道。 王元吉心中发苦,有,当时他真的有办法,只是他心存私念想要限制安小山,削弱他的权利。 他的权谋手段能够拿捏周王父子,可是对上安小山却丝毫不能动摇。这就让他很郁闷。 接下来他要谋划的是如何全身而退了。 王家的累世富贵从自己这里就走了弯路,需要重新规划。 否则很可能王家就此一蹶不振。想一想彻底混乱的皇后女儿,以及现在岌岌可危的外孙。 王元吉一阵哀叹,事情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怎么跟他的所有计划没有任何一个对得上。 好在二女儿和儿子站在了安小山那边,也许王家的未来不会太惨吧。 六部尚书五个在京城,工部尚书在外面修路就没回来。自从被乾玉山控制京城之后,这几个人在王元吉的带领下,都很配合。 只不过一直住在皇城里面。 但是这五个人除了崔克难上蹿下跳之外,其余四个都很低调,甚至平日里连话都没有。 尤其是礼部尚书闫璐,以前可是能拎着刀横行六部的存在,出了名的又穷又横。 现在更是一言不发,没事儿就去安小山曾经办公的地方弄出个茶壶来把玩。 他还给别人拿,但是就不给崔克难。 王元吉为难,崔克难则是如丧考妣。前一段时间他还虎视眈眈地想要取代王元吉。 现在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形势变化太快了。崔克难扪心自问,怎么会败得这么快。现在唯一能够控制的就只有竟成了。 当袁百车的前锋出现在京城附近的时候,他们才突然惊觉,战争好像要兵临城下了。 乾玉山更是满嘴角都是泡泡,唯一淡定的就是梅殷了。 派人去袁百车队伍之中问。 “我家将军让我告诉你们,我们是奉了知军都督府的命令前来。有事去问知军都督府。” 前锋校尉根本不跟来人谈话。说完之后直接把人给撵走了。 京城立即警觉起来,乾玉山现在掌握京城防务,七八万的军队控制着京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