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元初帝轻笑一声。 他的表情,似乎在谈笑风生似的,没有露出一丝凝重。 就连养心殿中的气氛,也因为元初帝的笑声,而融化了少许。 只是…… 说到一半,元初帝语气一滞。 “那一位,也差不多到出世的时候了。” “太祖万年谋划,就在今朝。” “十大道庭,估摸着也要忍不住了。” 元初帝眸子一凝,说起十大道庭四个字的时候,语气之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厌恶和不悦。 皇室种种谋划,计划得再精妙,终究还是要过十大道庭那一关。 这一关,可不是那么好过的。 “恒儿这两日,是不是上了一份奏章?”元初帝突然冷不丁地问道。 一旁伺候着,宛如石雕一般,毫无声息的苏公公,刹那间活了过来,神态恭敬: “启禀陛下,九殿下前两日,去了一趟玄甲军的军营,然后就上奏章了。” “奴才看过来,是养济堂的事情。” 苏公公身为元初帝大伴,手握批红之权。 满朝文武的奏章,经过三相的拟票,都会先送到他这里,给他过目。 这份批红之权,可谓是权势滔天。 外廷对掌印太监,往往用“内相”来称呼。 当然,元初帝雄心壮志,精力旺盛,独揽大权。 以至于苏公公基本不用批红之权,只为元初帝将奏章分门别类。 九皇子上奏的内容,他心知肚明。 很快,就从一堆奏章之中,抽取出来。 …… 儿臣方恒昧死谨奏: 元初二十五年,儿臣巡阅京卫养济堂…… …… 片刻之后,元初帝就看完了方恒的奏章。 脸色阴沉如水,眸子之中,隐约有怒气横生。 啪的一声! 奏章被元初帝重重地摔在地上。 “哼——这群禄蠹,连退伍的老卒的钱都贪。” “该杀!” 元初帝冰冷的话语,在养心殿之中,猝然炸响。 空气中的温度,陡然下降十几度,好似要冰封了一般。 眼看着元初帝要勃然大怒,苏公公低眉顺眼,恭敬地说道。 “陛下息怒,龙体要紧。” “区区禄蠹,交由右相处理便是。” 元初帝微微颔首,脸上的怒气,似乎有收敛的迹象。 “这件事情,的确要交给右相。” “只是,朕就想不通啊!” “承恩,你说这些人缺钱吗?是朕苛待他们了吗?” “为何连退伍老卒的钱,都要贪呢?” 元初帝叹息一声,漆黑的眸子之中,露出浓浓的无奈和苦楚。 想要禄蠹,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但是天下的禄蠹何其之多,即便他是九五至尊,也杀不过来。 “陛下息怒。” “自古人心不足蛇吞象,便是太祖在世,也无法杜绝。” 元初帝不满地摇了摇头。 这些事情,他心知肚明。 他也不指望,苏承恩能给出答案。 只是…… 他不甘心啊! “召右相!” 元初帝吩咐一声,苏公公退出养心殿,吩咐小黄门,去文渊阁召见右相。 不多时,正在文渊阁中处理奏章的右相,便在小黄门的带领下,来到养心殿外。 “陛下,右相到了。” “宣!” 右相踱步来到养心殿中,对着元初帝行了大礼。 余光隐晦地瞄了一眼御案上的奏章。 厉帝新政的奏章,还在! 恐怕,陛下心意已决。 右相心中暗暗一惊,不过行礼的速度,却丝毫不慢,没有一丝的生硬。 “微臣,拜见陛下。” “平身。” “右相你来看看这份奏章。” 苏公公拿着奏章,呈到右相面前,右相仅仅看了一眼写奏章的人,对奏章中的内容,就心中了然。 “还请陛下,将彻查养济堂一事,交给都察院负责,大理寺监督,刑部主审。” “可!” “就按照右相你的意思来办!” “至于养济堂之后的管理……”元初帝的话说到一半,语气顿了顿,接着说道。 “既然恒儿对养济堂感兴趣,就让他再挑挑担子。” “令户部先把养济堂老卒这些年的亏空,都补上。事后再从抄家的财货中,补上。” “老臣,遵命!” 元初帝和右相对话之间,就决定一大批官员的命令。 事实上,在两人看来,养济堂不过是小事,算不上动摇国本的大事。 无须过多的商议,便有了结果。 处理完养济堂的事情后,元初帝使了一个眼色,苏公公顿时心领神会。 拿起御案上的一本奏章,给右相送去。 右相看到苏公公拿过来的奏章,太阳穴直跳。 饶是他宦海沉浮数十年,不知经历过多少大风大浪。 但是在面对这本奏章的时候,依旧是避之如蛇蝎。 心头,有一抹浓浓的不安,油然而生。 接过奏章,右相脸上不动声色,但是心里却凝重到了极点。 因为,这本奏章,乃是厉帝新政时候的奏章。 见右相迟迟不打开奏章,元初帝轻笑一声,打趣地说道。 “莫非右相你向监正学了天机之术?” “不用打开奏章,也知道奏章中的内容?” 元初帝看似打趣,风轻云淡,却把右相吓了一大跳,差点魂魄都没有了。 他自然不会监正的天机之术。 如果他知道奏章中的内容,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他之前偷偷调查了。 这绝对是大忌中的大忌。 右相连忙定了定神,露出一副告罪的模样,低声说道。 “老臣年事已高,精神不济,刚刚有些走神了,还请陛下恕罪。” 元初帝倒也没有露出恼怒之色,反而还一副关心的样子。 “右相你操劳国事,劳苦功高,可要保重好身体啊。” “朕已经没了左相,不能再没有右相你啊!” “承恩,去内库取一支万年玄参,给右相补补身体。” 听到元初帝的赏赐,右相心中,露出满满的无奈。 陛下的手段,还是和以往一样老辣啊。 这一支万年玄参,表面上的理由,是给自己补补身子。 但弦外之音却是:朕都给你赏赐了,你难道还不努力办差吗? 至于元初帝要他办的差事,右相心知肚明。 开科举啊! 第(1/3)页